“我不想说,我很亲切
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很多40岁以上的丽江人,会想起当年那部火遍全国的电视剧《外来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外来妹》《中国商人》等一众电视剧风靡一时,剧情以及剧中人,是改革风起云涌时代的中国和中国商人的缩影。
彼时的丽江,旅游还未发展。忽然有一天,古城东大街的路两侧,支起了两排类似货摊的钢架,颜色是统一的墨绿色。“这是要搞哪样?”那时的丽江古城,住的还都是原住民,走在街上,人永远是那几个,周围的环境也是多年一成不变。所以,一夜间“嘣”地一下冒出的这些个钢架,稀奇得个。
图/和茂华
此后没过几天,在新华二小(位于现古城嵌雪楼)读小学的我放学回家经过东大街,发现这条街忽然热闹异常,只见那些钢架上已经摆放了各种商品。当时流行的喇叭裤、夹克衫、健美裤,女孩子喜欢的发卡、蝴蝶结,男孩子喜欢的玩具枪、水枪,邓丽君、李玲玉等流行歌手的磁带……那些见过的、没见过的东东,多得个。
东大街
有个摊位上,挂了一种摸上去滑滑的大衣,以大红和深蓝两种色调为主,“这种叫太空服,穿上去轻薄又保暖,现在在昆明很流行……”正在给围观者介绍的这个卖衣孃孃我认识,之前在丽江一家单位上班,后来跟老公一起辞职下海经商,先是卖鞋子,忽然就卖起了这种当时在大家看来属于奇装异服的所谓“太空服”。在那个时候,有勇气丢下“铁饭碗”下海的人,在丽江并不多见。因此,这个孃孃在我眼中,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太空服。在此之前,我和当时大多数孩子一样,每到冬天,一般都是里面一件妈妈打的毛衣,外面罩一件灯芯绒外衣,下身则是灯芯绒裤子里加一条线裤,再冷的天,也就这样过了。后来我发现,当时的太空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羽绒服。
旁边几个盼金妹让老板拿下几件红色的太空服试试,“真的很轻喂!”“还是保暖呢!”几个盼金妹互相打量着,“多少钱一件?”“不贵,30一件!”“阿么爹喂,30还不贵?”听了这价格,几个盼金妹脱下身上的太空服还给了老板。
在一旁的我则在心里盘算着30元可以买到多少碗凉粉。在新支起的货摊西面,有一排卖凉粉、小锅米线的摊点,这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后丽江较早的一条小吃街。很多学生和单位里上班的人都爱去这里吃凉粉。那时,常常会看到很多从金山等周边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会坐在各个凉粉摊前,点上一碗凉粉,就着早上从家里带来的两个冷馒头,一顿午饭就解决了。凉粉从一开始的一毛钱一碗渐渐地涨到了三毛。当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默算出买一件太空服的钱可以吃100碗凉粉后,心里便有了盘算:买这衣服,不划算!
比起太空服,旁边摊点上的影视明星贴画,才真正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这些贴画是从昆明进来的,都是最新的。”此后几天,我每天放学后便流连在卖贴画的摊摊前,在省了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后,花1块钱买了一张大大的贴画,上面全是港星米雪的各种大头贴。那几年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在大陆风靡一时,丽江也不例外。我花1块钱买的这张米雪的贴画,最终毫无悬念地一张张贴在了我的手抄流行歌本上。
在我买米雪贴画的那一年,四方街、新大街(现民主路)仍是丽江的商业中心。古城四方街到关门口一线,以菜、肉等食品、副食品交易为主。位于新大街的丽江百货大楼、贸易公司、中心商场,则主要经营百货。
20世纪80年代初“新大街”(图/和茂华)
2009年“新大街”(图/唐新荣)
百货大楼对当时的丽江人而言,有着无法取代的江湖地位。从购买电器、毛毯等大件,到扯一块做衣服的花布,再到买一袋蒸馒头用的小苏打……百货公司更像是一张丽江记忆的名片,穿越时光的“买买买”,那是那个年代的丽江百姓盼着过上美好生活的心气儿。
原百货大楼所在位置
但是,对于年幼的我而言,百货大楼、四方街等这些可以买到从小看到大的东西的地方,一直觉得没啥稀奇的,反倒是这条在铁架摊上卖着各种来自大城市商品的东大街,在我看才是丽江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街。
东大街摊点在丽江流行不到几年,位于现民主路、福慧路交叉口的工艺品交易市场便横空出世。比起东大街的摊点,工艺品交易市场更具规划性,一间间商铺整齐划一,并且占据了丽江最佳地理位置。看到商机的一些“闲人”和在企业里呆不住的人,用东拼西凑来的钱在这里租了铺面,又从昆明、成都等地进来货后到这里卖,自己做老板,当起了商人。服装、鞋子、床上用品、日用百货……当时的工艺品交易市场,宛如昆明的螺蛳湾,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买不到的,满足了丽江人民对商业的所有想象。而当时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最吸引他们的莫过于牛仔裤和挺括的西装。穿一条牛仔裤走在街上,那是相当的时髦,倍儿有“港味”。
工艺品交易市场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尽管在今天看来,它太过陈旧简陋,但在当时,成就了一大批万元户。让当时的丽江,万元户不再是木材老板、松茸销售商的专利。
工艺品交易市场
做商业永远离不开“人”。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当年在古城东大街摆摊卖货的人中,就有后来成为丽江知名度最高的商人杨四龙。那时,杨四龙刚刚辞去丽江县政府驻昆单位“丽昆饭庄”的公职,开始下海倒腾。
每天清晨,杨四龙推着一辆小滑轮车,里面装满了玻璃球、生日卡等小玩意儿,早早来到东大街的摊位上将货物摆起。为了做生意,家在拉市的杨四龙在城里租了个房子,“摆摊比我想象中的还苦还累。”为了省点资金,杨四龙每次去昆明进货都专门坐在汽车的引擎盖上,虽然坐引擎盖又硬又没有靠背,坐一天下来非常痛苦,特别是夏天,屁股烫得难受,但“只要有一点点可以省的地方,我都会抓住。”虽然只是摆个小小的摊,但是靠着自身灵活的经商头脑和勤劳,杨四龙摆摊一年有万把块的进账。而这也是他真正开始创业的第一桶金。
杨四龙
那时的杨四龙,理想恐怕只是在城里盖一幢房,然后娶个媳妇。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此后自己一路会吃那么多“螃蟹”:丽江第一批私人搞旅游的人;第一批养殖三文鱼的人……而且手笔越来越大,居然在昆明开了云南第一家KTV量贩。最终不仅在城里盖了房,还盖了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还娶到了贤惠的“昆明美”。
可能杨四龙是改革开放后丽江最出名的商人,但是论起商业头脑,宣科先生比杨四龙领先一步。世人皆晓宣科先生之于纳西古乐的才,但事实上,宣科先生的最大贡献,是将纳西古乐这一文化,做成了赚钱的东西,做成了产业。就连宣科先生也对自己的这一“非一般头脑”赞不绝口,“别说丽江,全中国当时能把艺术、文化做成赚钱产业的,我怕是第一人了。”
宣科靠纳西古乐赚钱究竟有多早?时间还得回溯到40多年前。尽管几百年来纳西古乐一直是纳西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消逝,那时的古乐,已逐渐沦为纳西人仅在办丧事时弹奏的音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宣科结束了21年的牢狱生涯,回到丽江当老师,酷爱音乐的他开始系统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古乐资料,并将丽江境内搞古乐的22个人汇集起来,形成了“古曲、古乐器、古稀老人”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
“丽江办红白喜事都会做大肉,当时人们吃肉的机会少,为了吃一点肉,就来演奏纳西古乐。但是我们这样有理想的人不能只满足于吃一点大肉!”于是,宣科开始琢磨让他的组合登上台面演出,演出还要有“money”赚。但是怎样才能让古乐有钱赚?宣科脑中灵光一闪:卖票。
2002年宣科主持纳西古乐(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1978年6月22日,对这个时间,宣科记得尤为清楚。当天,48岁的宣科第一次组织拉来的22人在古城新义气街幸福院里(地址位于现“纳西人家”民俗体验馆),举行了第一次纳西古乐的商演。
当时来了17名观众,都是老外。“别说掏钱买票,重文轻商的纳西人能不骂你就是万幸了。”从一开始,宣科便敏锐地知道纳西古乐的市场是老外。因为他观察到,那个时候,来丽江的外国人开始多起来了,他们对纳西文化异常着迷。“别看第一次看古乐的只有17人,这之前我可是付出了万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商演前,宣科骑着辆破单车到处宣传,遇到外国人,迎上去就“hello”。“那时丽江几乎没有人会英语,老外感觉他乡遇故知了。”宣科还专门用蜡纸油印了地图,标注了幸福院的位置。
对西方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有充分了解的宣科,在演出当天还在演出场地放了个茶盘,“因为老外都有给小费的习惯,当然要充分利用喽!”演出完毕,茶盘里堆满了钱,“都是自愿给的”。数一数,竟然有1800多元,比4元一张的门票收入不知多了多少倍!“我们好多搞古乐的老人,根本没想到自己那几下功夫能赚那么多钱。”当晚等观众一走,关门、放狗、分钱……由此,宣科迈出纳西古乐商演第一步。
纳西古乐
为了能让纳西古乐更完整地展现出来,此后,宣科忙着收集、整理纳西古乐曲谱,并且培训新人。1987年7月21日,宣科正式发起组建“大研纳西古乐队”。此后,纳西古乐不仅走出丽江,更是走向世界。最辉煌时,宣科的纳西古乐队年产值达上千万。
宣科总说,艺术与市场不能分离,离开了市场就等于离开了人民;但艺术也不能一味屈就市场,屈就了市场,就等于委屈了艺术。为了让神秘高深的纳西古乐做到让“观众不听了半场就离席”,表演间隙宣科还时不时来上一段脱口秀,亦庄亦谐,手法多样……
“在丽江,原来大家都不说钱,只说艺术。现在想通了,大家都说这是文化产业。”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宣科把辩证法玩得比任何一个文化人和商人都溜。将纳西古乐这样一种淹没于民间的音乐瑰宝做成年产值超过千万的产业,除宣科外,或许无人能出其右。因此,从这一点看,宣科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宣科(此前报道资料图)
1994年,宣科的纳西古乐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当年10月,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召开。这是一个被称为是“丽江旅游分水岭”的重要会议,会上提出了“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这一滇西北旅游发展思路。从此,丽江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滇西北旅游工作会议
旅游的大发展,让丽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丽江。人潮必然带来钱潮,面对无限商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丽江淘金:开客栈、开酒吧、开饭馆、开旅行社、开旅游特产店……1994年后至今,在丽江,旅游成为让人从中获利最多的产业,成就了无数成功商人。他们中,有本地人,更有外地人。
和长红称得上是丽江人搞旅游的代表。1995年,和长红从国企辞职下海,丢掉铁饭碗,自己在古城南门口干了个汽配门市。两年后,他突然发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汽配店多了起来,“丽江市场就那么点儿,汽配再搞下去,效益肯定下滑。”凭着敏锐的视觉,他意识到,旅游将会是未来丽江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于是凭着在汽配门市赚取的第一桶金,和长红拍板进军旅游业。
和长红(此前报道资料图)
那是1997年,1996年的“2.3”大地震,让丽江举世瞩目。但是在丽江,除了古城、雪山,还没几个像样的景区。最终,和长红决定选择在自己的家乡白沙打造一个具有纳西特色的风景区。而比起当时很多做旅游的人,和长红的眼光放得更长远,“做旅游景区,不能只是吃吃喝喝玩玩,一定要有灵魂。灵魂是什么?就是文化!”最终,和长红充分吸纳纳西东巴文化,打造出了以纳西东巴文化主打的玉水寨景区。文化的融入,让游人纷至沓来,和长红的玉水寨,不仅给他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传承了纳西传统文化。
玉水寨
与宣科先生一样,和长红也通过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它变成了赚钱的产业。
人称“酒吧教父”的牟鑫,以及刘老三,当属外地人投身丽江旅游发展大潮并从中受益的代表。牟鑫的“樱花屋”酒吧和刘老三的“一米阳光”酒吧,几乎成了游客来丽江的打卡地。尽管樱花屋酒吧率先在丽江古城打造出的“艳遇”文化概念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樱花屋”以及“一米阳光”,成为了丽江酒吧文化的一个品牌。
牟鑫在古城刚开樱花屋时期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如牟鑫和刘老三般,在丽江旅游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丽江古城作为丽江旅游的标杆景区,旅游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古城淘金,也让越来越多的古城原住民逐渐搬离古城。搬出古城,必然要在别处安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丽江人几乎没有买房的概念,如果家里不够住了,那基本是买块地自己盖。
1999年,由裕安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丽江城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园丁小区横空出世。这让丽江这个边陲小镇的居民也认识到,原来自己还可以像大城市一样,只要有钱,就可以住现成的房,而且还是小区房。裕康苑、南苑、怡景苑、寨后公寓、华首上领、上瑞白华……此后,丽江新建楼盘越来越多,丽江的房地产公司也越来越多,裕安之后,大研房地产来了、安龙房地产来了……他们中,有丽江人,也有外地人,有的人甚至从一个泥瓦匠、一个包工头,逐渐成长为建筑商、房地产商,同样投身于丽江城市建设,并见证了丽江的城市化进程。
1999年云南最大的盛事,当属世博会在昆明成功举办。那一年,丽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打造出了七星街。此前为建筑老板的木崇仁,获得了丽江七星旅游商贸步行街的投资开发权,成功开发了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商贸街。买衣服?走,克七星gai!吃饭?走,克七星gai!喝茶?走,克七星gai ……七星街成为了丽江年轻人的时尚之都,火到不行。当时的七星街有多火?记得当时去吃七星街著名的“麒麟鱼”,要排最少一个小时的队。吃个饭都要排队?这又刷新了丽江人的世界观。
七星街
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七星街依然是丽江最火的商业街。这条街,成功打造出丽江无数百万级、千万级的商人。而这条街,也于2003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云南省省级个体私营经济实验园区”。
众所周知,尽管丽江人骨子里有重文轻商的传统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丽江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商业一直以来颇为兴旺。顾彼得的《被遗忘的王国》里,便以诸多篇幅记载了当年丽江古城的商业之兴盛。丽江志略也记载道:“环市列肆,日中为市,名曰坐街,午聚酉散,无日不集,四乡男妇皆来,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寥寥数句,却勾勒出一幅古城兴旺繁华的景象。尽管丽江人一直多追捧文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丽江人中不乏有商业头脑者。丽客隆的老板孔维荣,便是其中一个。
图为早期丽客隆福慧总店
1998年,丽江的旅游还未大发展起来,丽江人买东西,有农贸市场,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商场,要买更多的物资,则有个每年几次的交流会。1998年,丽江首个超市——丽客隆超市横空出世。“丽客隆”,顾名思义,让客人滚滚来,生意兴隆。的确,丽客隆超市在丽江火了,越开越多,从位于福慧市场的丽客隆总店第一店,到旗舰店、长水店、大研广场店到中心店等,如今丽客隆已经拥有11个门店。尽管这20多年来,除了丽客隆,还有丽龙、嘉兴等本土超市来分丽江零售市场一杯羹,而且在2015年底国际零售大鳄沃尔玛也进入丽江,但丽客隆在丽江人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丽客隆在丽江家喻户晓,而他的老板孔维荣则非常低调,殊不知因他1998年这一超前的思维与动作,改变了无数丽江人的逛街购物模式。
……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丽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逐渐跃升为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人流的聚集,带来各式各样的消费,有了消费,城市就发展起来了。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我们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丽江商人们也经历了一次次历史蜕变:形形色色的大、小商人穿梭于时代的舞台上,他们如草根蜉蝣般默默耕耘于江湖之远,又像救世英雄般崛起于庙堂之高。等候他们的,是芸芸众生对他们滔滔不绝的颂扬、质问、攻讦、膜拜,与模仿。我们时而为他们曲折辛酸的身世而慨叹,时而赞赏于他们层出不穷的商业智慧,时而又为他们从兴盛到落寞叹息……
我们也蓦然发现,围绕财富这个核心,丽江的商人们已经分化出不同层级。他们除了资产数字的差异,还拥有不同的财富获取方式和价值观,坚持不同的生意哲学与商业内涵,担当着不同的道义、责任与历史使命。
奋斗的过程就是精神留存的过程。或许丽江商人不如温州商人辉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总是熠熠生辉,那就是即便没有好的区位、好的资源,也能找准市场,开辟出一方天地。
精神长存,生命常青。从上周二起,丽江读本推出《读本商人》专题报道,今后的每个周二,我们将通过一个个丽江商人的创业故事,解读城市商业的迭代更新。同时通过探寻他们身上的品质,让迷茫者坚定起来、让贫困者富裕起来、让富有者高尚起来。而这,正是我们推出这一专题的目的。
时光永不停歇,精神穿透岁月。
《读本商人》,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