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壮志的《新青年》,在这里初燃时代的星火;徐志摩、傅雷、巴金、林风眠、郭沫若等文化名家也曾在此居住……作为上海有名的老马路之一,南昌路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长1690米,最初修筑于1902年,沿路为住宅,东段有科学会堂、复兴公园等,历史名人旧居和历史旧址居多。
如何更好地留存街区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近日,著名作家孙颙亮相南昌路152号人文会客厅,围绕这条路的历史和人文,讲述他与南昌路的故事。“我与南昌路的渊源有二,一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小说《雪庐》获上海长篇小说奖,小说背景便是南昌路;二是南昌路上名为‘一见’的图书馆,曾是外公的老宅。”
漫步南昌路,抬头偶遇“一见图书馆”,孙颙感到惊奇,“呆呆地望着它们,竟然是恍若一梦的感觉。进去一看,连书架的样子跟我外公当年的样式都很像”。这对孙颙来说,正是私人记忆与公共建筑的交叠,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文脉传承。一见图书馆的创立者是一群70后、80后,资金来自他们其他职业的收入。为了鼓励支持他们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孙颙捐了几百本书给这个图书馆,“也算是小小的贡献”。
孙颙提到,外公老宅楼层很高,有两米多,沿墙都是书橱,一见图书馆沿墙竖起众多的书架,样式和当年老式书橱大相径庭,但功能却基本一样,用以放书藏书。“以前外公的老式书橱里装的是线装书,小时候也看不懂,但那是我文化启蒙的地方。”令他欣慰的是,这个小小的文化事业,已然起步,除了努力建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各种读书活动也陆续开办。宁静的小楼里,上了年纪的楼梯,被各路学者踩得咕咕响。
在南昌路,外公教孙颙唐诗和围棋,教下棋不止是棋术,更是为人的思想。“这么多年工作,我为人比较中庸、温和,也跟老先生有关系。”孙颙笑称,小说《雪庐》融入了家族故事,正是从后辈角度看外公那一代老知识分子走过的艰难道路。
这条“永不拓宽的街道”,给孙颙留下了太多温情记忆,也浸润出有厚度、有温度的书香生活。清水墙砖、水沙石墙面配上统一的深色窗框和黑漆铁门,一些南昌路上的老建筑看起来外观完整,兼具历史韵味。围墙立柱高度统一,墙顶饰以鲜艳花卉,也为马路添了几分色彩。“南昌路基本的风貌跟我小时候还是很像的,大体风貌都在,很多文化资源得以继续挖掘承继。”孙颙认为,城市风貌留住了,文化的根和城市的根就留下了,“文化的根你总要留一点,不能连根拔掉。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里面,应该看得到我们上海曾经有过的样子,也为文化的枝繁叶茂留出活跃的空间和生长环境。”
身为资深出版人、作家,谈及自己的老本行阅读,孙颙建议年轻读者,“你也许不知道今后要走什么路,但是读好书能给你智慧和启示,为微妙的人生带来影响。”他坦言,自己温和的性格除了外公对他的影响,和大量读书也有关系,“明理就会更加平和”。
与传统文化展厅不同,“人文会客厅”地处南昌路东段,靠近雁荡路,是承载艺术展示、旅游咨询服务、公益社区活动、微型沙龙的多功能空间,以年轻化、潮流化的艺术设计语言,展现南昌路深厚的历史底蕴。
业内建议,不妨发掘出南昌路“慢生活”的一面,无论是科学会堂渐成青少年科普的重要场所,还是老渔阳里蕴含红色文化,都有助于讲好海派故事、红色故事。黄浦区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戚建豪介绍,未来会陆续邀请历史建筑居住者的后代来讲前代故事,“有了个性化的表达,南昌路的故事才会愈发生动,走进更多读者心里。”
作者:江玉娇 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主办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