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3月11日,澎湃新闻聚焦精致威海的发展新征程,以下为报道全文:
3月,全国两会的消息频频活跃于大众视野。两会时间,开设于天安门地铁东站的《辉煌中国·精致威海》文旅主题长廊精彩展出,以文旅作画,威海再次向全国递出一张“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名片。更重要的是,在首都地标的地铁站这样“寸土寸金”之地展出威海的文旅长廊,每天都有高达32.8万人次中外游客可以看到画面中所讲述的威海故事,因而能更进一步认识新时代的威海形象。当“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一句话为城市建设锚定航向,这座齐鲁极东之处的宜居海滨城市从此被赋予了划时代的发展内涵。
如今,站在“十四五”的崭新起点,以争当走在前列的排头兵为目标,在新的五年,威海踏上了走向精致城市之路的新征程。
两会期间,威海“掷地有声”
“读你,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懂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爱你,千里海岸线,一个创业梦。”
走向更大舞台的威海,对于自身城市国际化和开放型经济建设有了更高的追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涌现。
作为沿海城市,威海对自身规划有了更明确的认知。聚焦海洋强省建设,威海致力于成为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海洋强省要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海洋强省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的谋划上,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项目推动。”
作为海洋大市,威海以更大的担当要求自身,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原则,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其中,北部以全国唯一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全国唯一的海洋碳汇主题园区——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
为打造全域的海洋科技城,张海波提出,要引进更多的院校院所、高端人才,帮助威海一起建立一些“四不像”式的科技创新的机构。他表示,“推动我们海洋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这个领域(发展),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求突破就是要把我们这个产业体系用好。”
据介绍,近年来,威海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强化“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推动海洋产业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型向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型转变,走出了一条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近35%。
此外,两会期间,张海波还提出,希望国家工信部能够把医用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列入到国家制造业创新目录,同时希望能够依托威高集团,作为整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破局制造业的创新转型,“惠普现象”正席卷整个威海。3年来,威海引进美国捷普、香港亿和等打印机产业链项目高达23个,总投资20亿美元,目前打印机年产能达1200万台——越来越多优质项目在威海生根发芽,更成为威海“双招双引”优秀成果的最佳代言。从这一角度来说,产业转型与威海自身的转型,是互相成就的。
迈向“十四五”,更广维度递出“精致城市”名片
在威海之前,从未有一个中国的城市真正将“精致”提上城市战略,而在威海之后,“精致”的意义被放大、被赋能,势必将带来一场城市革新。
遥指琼岛心澎湃,精致城市海上来。——如今,已经来到威海打造“精致城市”的第四年。2月23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威海市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威海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导则》等一系列方案,为精致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中,《威海市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50个核心指标,涵盖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公共服务、发展动能、社会治理5个方面,构建了“精致城市”理论分析框架。参照《指标体系》,通过城市体检的方式,找出精致城市建设短板和不足,系统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逐步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显然,迈向“十四五”,威海对于打造“精致城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去年两会期间,张海波介绍,针对威海精致城市建设的“打开方式”进行了生动地阐释——从宽口径和窄口径两个维度,威海系统谋划和推动精致城市建设:
宽口径统领全局。威海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城市品质,用精致的理念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关键是处理好精致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经略海洋、对外开放“五个关系”。
窄口径精雕细刻。威海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
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曾表示,建设精致城市,要落实总书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结合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来谋划。
以“精致城市”做名片,威海正逐渐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目标,为为精致城市增添更多国际元素。
以绿色为底色,构筑“一幅山水画”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
沿着千里海岸线,山、海、湾、滩、岛、泉交相辉映,不仅构建了威海的旅游格局,更成就了这座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威海全力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生态绿一定是其重要的着墨。或许以示例,更能佐证威海近年来的生态建设水平之高。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在荣成,万只大天鹅、几万只野鸭、大雁不远万里,从西伯利亚、内蒙古等地呼朋唤友,成群结队悄然降落,栖息越冬,“这里更是美得不像话,天地如此纯净,‘凌波仙子’沐风浴雪、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把冬日的天鹅湖变成仙境。”
如今,荣成的天鹅栖息地已覆盖十余处海湾,荣成成山镇天鹅湖、俚岛镇烟墩角等皆是观天鹅的好去处。这是大自然对荣成生态保护最美的馈赠,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中国大天鹅之乡”的金字招牌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打卡留念。
“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现在,环翠区的美正走出古诗词,上世纪露天开采给城市留下的伤痕也逐渐被抹平。如今的环翠区,从“大写意”迈向“工笔画”,立足自身特色,环翠区将小游园作为描绘精致城市生态底色的画笔,街区因为精致“微建设”不断焕新,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精致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整体来看,如今,威海生态建设的效益逐渐显现。在千里海岸线上,有4A级以上景区9处,海滨公园17处,海水浴场8处,接待游客年均增长9.3%,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2%。
更重要的是,威海特有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是威海精致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补给。以此为基准,威海认为,要像打造“景区”一样建设城市,也要像装修自家一样建设城市;精致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做足城市的“面子”,还要扮靓城市的“里子”,进而留住城市的“记忆”。
当新的城市建设浪潮袭来,“勇立潮头”或许是每个城市的梦想,但这背后,不仅有城市间行动力的角逐,更是一场关于“精致城市”理念的探讨与实践。站在“十四五”的开篇,以两会作为重要的节点,我们已然可以期待,威海可以承载起其责任与使命,率先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精致城市中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