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今天你吃饺子了吗?
涪陵蔺市镇的美心红酒小镇中,阵阵飘来的饺子香气吸引了游客们的注意。“我们请大家免费吃饺子啦!”,就业扶贫车间的师傅们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请游客们品尝。
“现在来扶贫车间买特产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和收入稳定,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就业扶贫车间的员工张娟介绍说,“我们知道入伏有吃饺子的习俗,车间也生产有手工水饺,所以特意煮了饺子请大家品尝,也为了感谢游客们对扶贫车间的支持”。
据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张恒介绍,从2019年8月开始,景区投资900余万元把闲置厂房改建成扶贫车间,这里有各类生产机器设备120余台、生产旅游产品86个,有从业人员60人,月销售收入上百万元。特别是优先选聘了“建卡对象”16人、“残疾人家庭”人员3人。现在扶贫车间已步入正轨,在入伏的第一天,正好车间生产饺子,为表达谢意,就请游客免费吃饺子。
头伏为啥要吃饺子?
头伏为啥要吃饺子?过去,初伏之时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一来有麦收后尝新的意思,二来在提醒人们,夏季饮食不能含糊。
同时,夏天人们容易食欲不振,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恰好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称,饺子的外形像元宝,也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人们在“初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更重要的是,“初伏”吃饺子,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
据医务工作者介绍,夏天温度很高,大量出汗,这样就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还会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而和大米相比,白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精白大米约高出一倍,所以相比而言,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也更利于吸收。
“作为一种带馅面食,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营养丰富: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可以提供多种营养。” 现在的大多数人有些营养过剩了,所以在吃法上也要适当改变一下,这样才适合现在人的营养需求。比如头伏吃饺子,在和面时可以放点黄豆粉,能提高饺子皮蛋白质含量,因为面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可以用10%大豆粉与90%面粉混合,这样可以接近理想水平。
三伏习俗还有哪些?
烙饼也好,饺子也罢,每逢三伏,人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避暑,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食俗文化。比如,北宋夏日节食是“伏日绿荷包子”,用荷叶裹包子,据说有清暑的作用。
扬州则有说法称“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指的是入伏以后有一种传统进补方法,就是吃童子鸡,一般以清蒸为主,有温中健脾、补气补血之功效。
“就老北京而言,以往越是天热,越要来一碗冬瓜羊肉汤,趁热喝了,有一个好处就是多出汗,借此把体内的‘湿毒’及时排出来。”老北京人赵兴力表示。
气候炎热时,室外活动要适度。饮食之外,沿湖赏荷花,也是一种消暑佳趣。盛夏时分荷花盛开,人们往往会挑一个适宜的天气,出门赏荷。
总而言之,夏季是阳气高涨的时节。对一般人来说,要顺应季节、时令变化,调节作息时间,安然度夏。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今起正式进入伏天,一年中高温高湿的时段来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三伏”长达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三伏天民间不光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此时也讲究喝冬瓜羊肉汤等,依据节气来调养身体。
入伏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各种花式消暑大法也将轮番上阵。对一般人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调节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安然度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刘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