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3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圣)风吹茶树万象新,展现乡村新画卷。3月8日,走进湖南省祁阳县乡村振兴“1+20”示范区,宽敞的柏油路两旁绿树成荫,主题小游园中村民欢声笑语,新建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宏美壮观,节点景观乡村游客络绎不绝,这是祁阳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祁阳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端谋划、高频调度、高位推进,推行“县统筹、镇负责、村为主”的机制,出台了祁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实施方案、奖补方案、创建标准等系列文件,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骤、方向、路径,探索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祁阳路径”。2020年,祁阳县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称号。
聚力全域推进,抓整治、促融合。祁阳围绕“五美”乡村建设目标,以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为抓手,聚焦聚力农村改厕、村庄清洁、“空心房”整治等十项全面行动,以及垃圾分类、生活污水治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十项试点示范。全县累计拆除农村危房空心房730万平方米,改水9.8万户,建成农户卫生厕所17.58万户,清运积存垃圾20多万吨,安装路灯52450盏。建设小游园210个,乡村营造林26.2万亩,集中建房点25个,建制镇风貌改造4个;率先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大村甸水厂建成投用,从根本上解决北五镇近29万人安全饮水难题;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70%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到海螺水泥窑协同生产线处理。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县域特色小镇、村民集中建房等项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了龙溪村、三家村、板桥村等一批样板村,全面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和“内涵”,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原来这里一排排旱厕按照新国标改厕要求全部移到室内,拆除旱厕和危房,通过政府奖补、村民自筹建起了古樟小游园,既保护了千年古樟树,又美化院落环境,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很多,真是家园变公园。今年在外回来过年很多人都说变化太大太好。”富联村蒋满华指着“千年古樟”小游园感慨地说。
突出示范引领,抓典型、树标杆。祁阳按照建设“大产区、大园区、大景区”的思路,建立每个示范村“1名联村县级领导、1个县直联村后盾单位、1名驻村镇班子成员”的责任体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1+20”示范区建设。强化园区强基、产业强链、服务强企,依托广垦、唐家山、湘粮等企业重点发展油茶、优质稻等优势主导产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6个,流转土地2.5万亩、总投资8.7亿元;着力打造全国单片面积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建设园区内环线生态廊道22公里、渠带路9.5公里和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绿化攻坚、节点景观建设和“美丽院落”创建,以及唐家山油茶主题文化公园3A级景区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景观与节点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县委、县政府准备通过三年的建设,要将20个示范村全部建设达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祁阳农业农村局长詹国平说。
强化保障措施,抓要素、保投入。祁阳着力解决好“人、地、钱”要素保障,创新投入机制,按照“财政引导奖补、项目整合倾斜、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群众自筹、发动乡贤捐资”的原则筹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县直部门积极对接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和金融债券资金,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推进人才振兴,积极实施农村归雁计划,鼓励支持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经济能人等下乡返乡创业,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虚化问题。保障产业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和拆危腾出公共用地等措施;切实保障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房等补短板项目合理用地需求。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动群众,发挥乡贤能人在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区乡贤能人主动捐资2600余万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5233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祁阳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许松柏介绍说。
来源:红网
作者:刘圣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3/10/907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