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出省、出境受限,研学游成为行业复苏的一个突破口,旅行社去年暑期推出1-3天的小而精省内、市内研学游产品,广受关注。然而,市面上的研学游产品“重游轻学”的痼疾仍然存在。
1广东坐拥丰富研学资源
广东研学游坐拥丰富的资源,岭南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游、工业游极具特色。
作为制造业大省,目前广东拥有工业旅游资源项目共 127个 ,研学发展热情高涨,工业旅游在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现代工程景观、工业遗址公园、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业态建设上初具规模。
同时,广东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中广州在中国红色旅游资源普查中,共普查出红色旅游资源 619项 ,其中物质遗存类 526项 、人文活动类 93项 。近年来,省内多地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有利推动了研学游市场发展。
2岭南文化研学游回来“一问三不知”
在热闹的市场背后,我们要看到,目前广东的研学课程仍普遍表现出重游、轻学的现象,这也是全国市场的一个通病。
在课程形式上,有的学校还停留在春、秋游的层面,认为只要把学生带出去旅游一趟就算完成了任务,结果导致“只游不学”。
对此,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曾先生就有着切身感受。去年12月底,女儿所在小学刚组织了秋季研学活动,一年级至三年级去花都区一处岭南古建筑群参观游玩,主题是了解岭南文化。
曾先生说,女儿回来,问她看到什么了吗?答:“有算盘、旧电话、老照片、蜡像人”;问老照片拍的是什么?蜡像模仿谁做的?孩子答:“不知道,一点不好玩,都去看鱼去了”;问知道什么是岭南文化吗?孩子答:“不知道,没有讲解员”。
“糊里糊涂去、糊里糊涂回,这趟研学徒有虚名。”曾先生感叹说,还不如以前秋游组织的户外活动。
3旅游业者一头热
曾先生的感受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研学产品缺少对实际情形的考量,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
研学的核心是“学”,研学应是一种场景式教学,其核心产品应该是知识的传播,然而这些软性的东西,却在很多产品里被弱化或没有触及。
不仅研学的“学”没体现出来,市场上的产品还表现出同质化明显的问题,缺少特色。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缺乏互动性。
一样的设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放的地方;一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执行者。
另外,广东的一些研学课程还是一种碎片化和松散型的状态,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设计,例如同一个岭南文化主题,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小学生,介绍内容就应有所区别。
4红色研学活动现场
研学市场中,教育从业者的普遍缺位,是研学游“游而无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几年前,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就发现,当前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协调,尚未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育人体系;也没有把学校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有效衔接。
研学游是近年来,广东旅游市场的一个爆发点,旅游从业者热情高涨,急需教育界的专业支持,但教育部门、学校方反应较平淡,双方明显不对等,正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导致产品设计没有针对性。
5研学游需要教育界齐参与
从全国范围来看,省外一些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有的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例如陕西西安模式。西安作为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城市,从2013年就开始在中小学试点“研学旅行”,当地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经费支出、组织规范、基地课堂、课程推动、安全保障、宣传引导、评价激励的一套特有模式。
纵观多地成功做法,教育界积极参与是一个关键因素。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晓燕曾发文分享优秀案例时谈到,像湖北省就初步形成了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命名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为主体,以市州县区多渠道自建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一翼,以教育系统外举办的各种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如科技馆、博物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为另一翼的“一主两翼”格局。
研学游不能只是旅游人的“独舞”,只有教育界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研学市场才能得到稳步提升与健康发展。
-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