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吕家村明清古院落为舞台背景的情境戏剧《梦回吕家》。
■平山县南文都村昔日臭水沟经过综合治理变成美丽的荷花塘。
你理想中的乡村旅游是一幅怎样的场景?你最期待怎样的乡村旅游产品?石家庄的乡村旅游除了赏花采摘、民俗古建、山水田园,还有哪些新的拓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风扑面、万物复苏、春花盛开的时节,石家庄文旅等行业人士也开始不断思索,在乡村旅游这片土壤上耕耘出更丰硕的果实。
研发新产品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沉浸下来
王亚峰(河北天马旅行社总经理):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在硬件上要实现闭合,即吃、住、行、游、购、娱,接待条件实现一条龙服务。而且每个乡村旅游景点要尽量做到差异性、舒适性、观赏性、猎奇性等,而不是同一种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不断复制。此外,在软件上,在满足大众消费的基础上,要打造高端民宿,包括卫生、食材、服务等全方位的升级,并且要突出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疫情影响下,出境游从2020年以来至今暂未开放,原本有出境游打算的高端消费群体把目的地转向国内,这也促使国内的乡村旅游产品、服务提档升级,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石家庄本地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有赏花采摘模式、古村落模式、登山游览模式等。在山村种上一片果树或蔬菜,然后让游客来赏花、采摘,这种乡村旅游整体上还处于比较低端、初级的水平。周末市民自驾车匆匆而来,采摘一番或游览一番,然后匆匆离去。其实,乡村旅游要想突破现有的固定模式,还是要研发新的旅游产品,想方设法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沉浸下来,这其中既要重视白天游玩项目的打造,同时也要注重夜间文娱项目的开发。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选择乡村游往往寻求的是一种回忆、一份回归,正所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一个山青水秀的乡村住上几天,体验一下曾经的生活,品尝小时候吃过的地道农家饭的味道。同时,在辛劳半生之后,享受放慢脚步回归田园的一种闲适。
对于年轻人群体,可以打造更多的亲子游产品,比如由旅行社和农家乐景区或村镇联手打造乡村研学产品,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姥姥的纺车”“爷爷的饸饹床子”,每一个研学主题后面,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参观和体验,更是对年轻一代的传承责任和教育。此外,还有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这些不仅城市的孩子见不到,就连乡村的孩子也很少亲身体验了。由于仅为一个家庭去打造整个体验过程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这种研学产品需要团队接待,可以设计成20个人、3至5天的团队乡村研学游的模式。
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内涵 避免产品模式雷同
张国昌(石家庄时代报业旅行社总经理):目前石家庄本地的乡村旅游以家庭周末自驾游为主。早晨出发,傍晚返程。这也是由于目前乡村景区的游玩内容比较单一,经营方式也比较雷同。其实,乡村旅游可挖掘的东西很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可挖掘。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我记的小时候吃过一种食物——山药面饼子,它是用红薯面加水和好后,先上锅蒸再轧制而成的一种食物,蘸上调料,比常见的扒糕、凉皮好吃多了。后来这种食物很难再吃到了,我也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去平山偶尔吃到过一次,满满的儿时回忆。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西很难再见到和吃到。在城市发展同质化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和发展在日新月益的同时,也很难摆脱同质化的身影。当地特色文化急需保护与传承,打造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的乡村文旅产品成为文化传承的很好的一个载体。
在不同的乡村,挖掘当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这些不仅会引发中老年人的集体回忆,产生共鸣,同时,也会满足年轻一代人的好奇心,了解长辈们曾经的生活。此外,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当人们都在拼命向前奔跑的时候,发现还有一片田园,可以暂时让心归于宁静,让灵魂追上脚步。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运营过程中,除了市场化的运作,也不能少了政府的扶持,比如在一些街区商铺的经营中,对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重点扶持、优先入驻等。
嫁接艺术村概念 打造人们心中的“故乡”
尹紫峰(河北惊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梦回吕家》编剧兼导演):一个偶然的契机,参观了井陉的古村落,当即就被深深吸引,也促成了这次进入乡村旅游领域的机会。吕家村自明代建村,目前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院落有8处。由于吕家村地处太行山缺水地域,海拔不高,种植农作物的自然条件不好,能种的经济作物不多且产量较低,村民大部分到城里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村民更加幸福美好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和村民一起通过双手获得生活所需的保障,同时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保护乡村不仅要重建房屋,还要恢复生活方式、风俗和传统。我们经常说回不去的故乡、忘不了的乡愁,人们需要安放这种感情的场所,我们就是要来做一件这样的事,让人们不再和故乡隔空对话,而是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自然古朴的故乡。
该怎么保护、激活这个乡村?根据现有的资源,我们嫁接了艺术村这个新概念,同时把“剧境”这个词汇植入并去实践和落地,确定了“太行吕家剧境艺术村” 这个定位。让大家知道,村庄除了行政治理和经济开发以外,还可以有更加温和的乡村建设方式。
目前,我们已经在吕家村打造了情境戏剧《梦回吕家》,网红打卡点:观山餐厅、白磨坊咖啡、观山美宿等。此次尝试戏剧和文旅融合,是更生动地向游客讲述村落的文脉传袭以及世世代代的太行精神,让游客耳濡目染,不虚此行。旅游本身就是一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获取。至今吕家村既没有成为一般意义的旅游地,也没有变成外来者为主的画家村。我们尝试探索出一条用艺术的方式介入乡村、恢复乡村文明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被外界称为“吕家模式”。
当然,我们也深深明白,一部戏承担不了点燃吕家村文旅熊熊火焰的重任,它只是古村落文化旅游差异化内容的火把,创意内容的一环,完整的“剧境”生态链闭环的打造,任重而道远。
此外,我们参与乡建不是表面上做一个活动、一个表演,或者美化几个建筑、几个外墙。惊春文旅是用行动、理念和自己富有情感表达的沟通能力,来融合乡村,慢慢使乡村苏醒。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我们和乡亲们一同描绘的未来,我们热切期盼。
发展乡村旅游 还原乡村最初、最本真的美
张端树(石家庄市工商联驻平山县南文都村第一书记):2016年3月1日,我们一行3人到南文都村扶贫,当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贫困发生率接近30%。我们就是奔着要让老百姓增收的目标去的。要想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必须靠产业。南文都村距离西柏坡景区直线距离仅有3.9公里,而且村庄毗邻文都河,有山有水。经过引进企业投资,我们在村里开发建设了集种、养、休、游、娱为一体的文都河农业生态观光园,2017年底,南文都村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村民脱贫致富,村子的整体环境也彻底改变,昔日村里的臭水沟经过整体治理变成了荷花塘,去年夏天成功举办了首届荷花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另外,硬化道路、改建管网、建设文化广场,贫穷落后的南文都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水冲式厕所,生活环境和质量大大提高,老百姓打内心特别高兴。
截至目前,园区项目已流转土地5200亩,持续用工5万余人次,发放工资5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在餐饮、民宿等方面继续完善,同时打造乡村振兴教学示范基地、研学活动教育基地,争取让更多人走进南文都村,了解南文都村。
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还原乡村最初、最本真的美,小桥流水、荷塘月色、蛙鸣鸟叫、绿树成荫,这才是现在人们最渴望的乡村生活。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马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