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首陆游的《游山西村》生动地描写了在丰收年景,淳朴的农家百姓用自己的好酒好肉招待客人的喜庆和热闹场景。自古以来,请客吃饭就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吃”是一个人人喜爱的活动。
李白也曾经说过:“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贵为魏王儿子的曹植喜欢大宴宾客,而且经常是不醉不归,总是让人尽兴而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吃喝”文化本来就源远流长,到了宋朝文风鼎盛的时候,不仅才子佳人喜欢大开宴席,就连市井百姓也能三不时的前往勾栏瓦肆,请亲朋好友小聚一番。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连续近百年的积贫积弱,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水平尚处于需要解决温饱的最初级阶段,许多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有“下馆子”吃过饭。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下馆子”虽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依然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但也有人开始享受这样的新生活,而穷人则只能依靠别人请客吃饭来沾光。
01“下馆子”的历史源远流长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梁山好汉们最喜欢的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及大称分银,这些江湖儿女们追求的是快意恩仇和潇洒豪情。由于行走江湖,许多人的衣食住行只能在路上解决,吃饭就只能“下馆子”了。
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也经常会看到好汉们来到一处客栈或者酒楼,将行走江湖的用以傍身的刀剑往饭桌一摆,就直呼小二好酒好肉的上菜。而这些好汉们最喜欢吃的则是熟牛肉,以至于“小二,上二斤熟牛肉”,都成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了。
在“风雪山神庙”里大杀四方的林冲林教头就是买酒卖肉,等到杀人之后,又前往朱贵开的小店吃饭,依然还是吩咐伙计切两斤熟牛肉。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下馆子”对于这些江湖好汉们简直就是再稀松不过的平常事。
著名的打虎英雄武松也是如此,他景阳冈山下的一个饭店里吃饭,这自然也是“下馆子”了,他不顾“三碗不过岗”的警告,一连喝了十八碗酒,又吃了两三斤牛肉,最终酒壮人胆,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老虎。
实际上,“下馆子”是一种能够反映社会风貌和民间疾苦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老百姓连在自己家里的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闲钱去到外面的酒家吃饭,岂不是白白花费了钱财。毕竟,无论在任何时候,“下馆子”的成本都比在家里吃要贵上许多。
只有一个朝代,一个社会整体比较发达了,人们口袋里有了一些闲钱,为了改善生活品质,适当的提高一下生活质量,才会舍得花这些钱去外面吃饭。因为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社会里,“下馆子”就是一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到了近代,在解放前,“下馆子”不仅时尚、潮流,十分有面子,而且还能够掩人耳目,为解放事业提供掩护。许多情报的传递和交换都是在客栈、酒楼等进行的。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安全,越利于隐藏身份和交换情报。
02七十年代的“下馆子”
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总是螺旋向上的,虽然会有沉沦和倒退的时候,但总体是向前发展和向上生长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步的提高,下馆子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不是稀罕事了。
当然,整个七十年代由于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和物质都仍然较为匮乏,人们购买粮油副食等等一切生活物资多需要各种票,有粮票,油票,肉票,米票,饭票等等各种各样的票据。这些票比钱还要管用,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票,即使再多的钱也不行。
整个七十年代的工人工资也并不高,只有三五十元,当然,那时候的物价也十分的低,是现代人几乎无法想象的。而且在七十年代,分、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是主力币种,即使是一分钱也有着强大的购买力。不像现在,一张一百地一破开,很快就会花完了。
七十年代的人们也有下馆子,只不过当时的“馆子”十分的稀少,而且由于当时的社会还并没有改革开放,几乎这些“馆子”、“饭店”都是国营,是公家的单位,很少有私人能够经营这些饭店。人们下一次“馆子”的花费往往最少都是十几元起。
这样的花费几乎是要耗掉一个人半个月,甚至近一个月的工资,这样的代价十分巨大,普通人是很难承受得起的。在那个时代,能够“下馆子”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贵,大多数都是有钱人。
而且,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也是那个时代里饭馆的常客。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他们收入颇丰,而且由于汇率问题,外国钱币相对值钱一些,这些外国佬也完全消费得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下馆子”就是一种很有面子的事情,如果说有谁在饭馆里请客吃饭,那是出门带风,走路都会昂首挺胸的体面人。很多没有钱的穷人,只能靠在赶人情等一些特殊的日子里,被富裕的人请到馆子里享受一顿。这对于并不富裕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很沾光的事情。
由于那时候的馆子大多是国营单位,饭馆里的厨师和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吃“公家饭”得有“身份”的人,他们并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思想。市场化经营理念的春风也没有吹到这里,由于工作稳定,又是国家单位,这些服务员甚至比一些来饭馆消费的顾客身份地位还要高。
03改革开放之后的“下馆子”
从1970年代末,改革的春风就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中国高速发展的激荡四十年里,几乎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荷包一天比一天鼓起来,老百姓脸上的肉色也一天比一天要红润,人们也逐渐的从勉强温饱步入了全民小康的社会。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之后,对于生活的品质和要求也随之提高,许多人开始冲进了大大小小的饭馆、酒店,用在市场经济里赚得的财富慰劳自己的肚皮,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食色、性也。”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有人们先吃饱了肚子,才会想着吃好、吃细。时至今日,下馆子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下班之后,约上三五好友在小酒馆里坐一坐,听一听动人的音乐,欣赏一下城市的夜景,是一件多么舒心而放松的事情。
总结
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无法想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下馆子”是一种怎样的光荣和得意,那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有点像现在的高尔夫球运动一样,一般人是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接触这些相对比较高端的活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什么社会,只有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才能真正地实现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同时,幸福的日子也是需要大家努力和奋斗。
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投入到红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进而实现“下馆子”自由,赢得富裕安定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