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攀枝花市区,公路一旁的“工业不强不是攀枝花”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攀枝花市政府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了攀枝花始终要以工业为本这一原则。可是由于攀钢的存在,攀枝花市区不仅被工业污染所困扰,运送煤矿与煤渣的大货车损毁交通道路如观江路、木棉路也让市政部门感到头疼。实际上既要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要让重工业存在于市区是不现实的,攀枝花市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最大限度保证工业产值的基础上,攀钢的规模被大大缩小,而规模较大的攀钢二期工程也被转移到了西昌地区。
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攀枝花市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即一方面缩小工业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建设城市新区,将城市中心从攀钢所在地区转移。具体来说,从地理位置上看,在攀钢厂区所在地与攀枝花市的人口聚居区渡口地区仅有一个金沙江之隔,攀枝花市的行政区域(东区人民政府)、教育区域(二十五中小教育集团本部)、医疗区域(攀枝花第五人民医院)等车程均不超过十分钟,因此攀钢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不仅对于城市环境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危害到了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面对这样的情况,攀枝花市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将同样位于东区且地势较高、处在上风向的炳三区作为新的核心区域加以打造,先行将炳三区位置条件优越的地区划拨给攀枝花大学、攀枝花第三高级中学、攀枝花第四十中小等学校,将市内最优越的教育资源集中到炳三区,然后利用学区房优势开发了大量优质房地产和如万达广场、金瓯广场、万象城等的商业娱乐中心,从而实现了人口聚居区由渡口地区向炳三区的转移。值得一提的是,攀枝花处在金沙江河谷地区,城市群落呈带状沿河分布,为了开发炳三区,攀枝花市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沿垂直于金沙江的方向开发可用土地,采取了挖山、平整、加固、筑坝的方式,扩展了新区的规模,而这也为去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对于渡口地区和攀钢的空闲厂房,攀枝花市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第一,积极改善渡口地区的环境,一方面严格限制攀钢生产时间和规模,减少其污染对渡口地区的影响
第二,在渡口地区开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公园和老区文化旅游景点
第三,对于攀钢停产留下的空闲厂房加以利用,仿照成都市东郊记忆的模式将其打造为攀枝花市的城市记忆和旅游景点
第四,建设滨江道路,改善老区交通状况
第五,严格治理金沙江水污染情况,打造老区沿江风景区和市民休闲区
以上措施不仅较好的完成了城市重心的转移,也成分考虑到了新老区综合发展问题,为攀枝花市初步去工业化做好了铺垫,也为之后的城市景观打造和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与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