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了三国之后,对里面的各种英雄人物以及事迹充满了崇拜之心。不管是刘备的仁义,还是孔明的各种计谋,又或者是三方势力之间的各大战争,都吸引着众人去探索三国文化。
大多数去成都武侯祠游玩的人,都是奔着里面三国文化而去的,里面可以感受到特别浓烈的三国气息。祠庙的所有景观,都是经过三国的各种典故转换而来的。不过个人却觉得这个景观做得还不够完美,既然武侯祠里面的主题是三国,那么就应该把这种文化挖掘得更加全面深入才对,可是却少了一些什么。
这个祠庙里面有很多人物雕像,最吸引人驻足的自然是“五虎将”的雕像了,就算少了谁也不能缺少这几个,否则基本上就不叫三国了。
除了这五人的雕像之外,还有很多蜀汉时期的文臣:孔明、蒋琬、费袆、董允等人的雕像都在其中。
祠庙为三国的众将士特地设了一条走廊,走廊两边分别立了文臣武将共二十八尊雕像,左边立着庞统等十四尊文臣雕像,右边立着赵云等十四尊武将的雕像。张飞以及关羽的雕像都没设在此处,而是单独设立。如果大家仔细查看这些雕像,就会发现这些雕像当中少了一名非常重要的成员——魏延。
对于这名大将,可能有些人没那么熟悉。因为他虽然也是蜀国大将,但是蜀国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有无数,再加上有孔明这个怪才,更是遮挡住了所有将士们的风头。
这位将领在武力方面也非常厉害,和泠苞对战时,在三个回合之内就收拾了对方,还是活捉。在这之前,另一位大将黄忠也曾经和泠苞交过手,打了十多个回合,也都没有打胜的意向,可见魏延的实力不可小觑!
大家以为这就是他最辉煌的战绩了吗,自然不是的,作为刘备手下的元老,早在刘备准备入川时,他就跟随在刘备身边了。
在攻打益州时,他也尽全力帮助刘皇叔抢夺地盘,立下了很大功劳,刘备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所以在攻下汉中的候,不顾他人的反对,坚决让这位将领守城。
在诸葛亮继续做刘备未做完的事情时,魏延已经成为蜀国的大将军了,当时整个蜀汉除了运筹帷幄的孔明之外,最大的便是魏延这位老功臣。
在单打独斗方面,黄忠确实非常厉害,可是如果要带兵打仗,绝对不是魏延的对手。
黄忠在行军时没办法让司马懿吃亏,但是魏延带兵打仗却可以让司马懿吃尽苦头。以魏延的才能,做一名小将领显然过于浪费,因为他的能力已经足够统帅三军了。
在蜀汉攻打曹魏时,魏延曾经出过一条计策,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但是孔明的性格向来谨慎,觉得他所说的这条计策虽说好用,但是太过冒险,所以直接拒绝使用他的计谋。
论起战功,他的功劳可不单止帮助刘皇叔顺利入川,之后他在负责守备汉中的过程中,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差池。孔明带着他北伐,同样立下了诸多战功。
既然这位将领功劳如此显赫,为何祠庙里面却没有他的雕像呢?
这个问题还是和孔明有关。魏延的实战经验和孔明的文化理论有得一拼,孔明对于这个人才也比较放心使用。所以孔明还没去世之前,魏延只要没在战场上牺牲,都足够安全。
但是在孔明死后,他的处境就危险了,因为孔明之所以敢放心用他,是因为可以压制住他。在他死了之后,朝中已经基本上无人压制得住了,所以从表面上看魏延的处境确实风光,实际上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磨刀挥向他。孔明在世之前对他确实比较重视,但是孔明更加注重权力能否顺利过渡。
为了不出现意外,孔明狠心的抛弃了这位大将,把权力交到了杨仪手上。杨仪和魏延向来都不对盘,以前因为手中权力不够,只能看着魏延高高在上。在孔明把大权交到他手上之后,很快就向魏延下黑手了,人家明明没有谋反之心,杨仪却偏偏告他谋反,最终让他在死了之后还遭到抄家灭族。
大家都觉得孔明是位忠臣,既然他放弃了魏延,后者自然就成了反贼了。后人在设立祠庙的时候,是秉着“忠君”的思维来的。魏延作为“反贼”,自然就没在祠庙里面了。可怜他一世忠诚,却因小人而落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