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历史上的金、元、明、清都将其作为都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北京遗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除了长城、故宫、天坛等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著名景点,北京还有很多寺庙值得一游,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坐落在京西门头沟区马鞍山上的戒台寺。
据记载,戒台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原名慧聚寺,是北京最古老的皇家寺院之一和中国北方地区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在最鼎盛的辽代时期,名震中外的高僧法均和尚在寺内创建了一座全国最大、地位最高的菩萨戒坛,受戒者纷至沓来,寺庙也被民间称为戒坛寺,又名戒台寺。
到了明代,朝廷出资对戒台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整修和扩建,使寺院占地面积达到4.4公顷,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既有北京寺庙的巍峨宏伟,又兼有江南园林的精致清雅。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英宗亲下敕谕,明令保护戒台寺,还将寺名改为“万寿禅寺”。
清代也是戒台寺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来这里进香礼佛,康熙皇帝还亲自撰写了《万寿戒坛碑记》。大雄宝殿门楣上方高悬的“莲界香林”雕龙横匾,为乾隆皇帝手书。晚清时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欣,因朝廷内部权势倾轧,来到戒台寺“养疾避难”长达十年之久。
戒台寺里最为重要的景点,是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的戒台殿。戒台,是僧人受戒的坛台,也叫戒坛,由于北京戒台寺的戒坛可以授佛门最高等级的菩萨戒,堪称佛门最高学府,所以开坛时必须有皇帝敕命,故有“选佛场”之称。戒台殿门楣上方的“选佛场”匾额为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时题写。
戒台殿正中是一座高3.25米、用大青石砌筑的戒台,戒台四面雕刻着113尊一尺多高的戒神,台上供奉着一尊高3.35米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佛像上方悬挂的“树精进幛”横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据考证,该戒坛为明代遗物,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戒台,被誉为“天下第一戒坛”。
在北京,一直流传着“潭柘寺以泉胜,戒台寺以松名”的说法。戒台寺内的千年古树、百年古花比比皆是,其中尤以“戒台五松”最为著名。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形成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吸引了国画大师溥心畬、京剧大师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名家墨客驻足流连。
除了松树之外,戒台寺内还栽种有许多国槐和柏树,其中一棵“千年怪柏”尤为奇特:此树的主干约一米高位置长有一个“狮虎象”形状的树瘤,远看像虎头,近看是大象,右下部形似狮子头,形神兼有,被信众奉为神树。民间相传,这三种动物在戒台寺修行了千年,才得以形成齐聚一棵树的奇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前来戒台寺避难的民众多达一千多人,其中也包括恭亲王奕欣的次子载滢一家,人们都相信,戒台寺的灵验可保佑他们躲过劫难,而戒台寺也确实帮助避难民众躲过了这场劫难,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