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丹棱顺龙山上,有一处不施粉黛、自然天成的古村,恰如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
古村的幸福色彩
牛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节还没过完,到处已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了。
驱车翻过几道山梁,绕过几道沟弯,再步行小半里,幸福古村就映入眼帘,只见一片绿的世界,花的海洋。红的是桃花,白的是李花,漫山遍野,映山映水,艳得把整个山野都染了个色。
李子花开美如画
花儿也香了。香味随轻舞的薄岚,飘过山崖,飘到梅湾湖畔,引来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嬉戏追逐。
游人如织。他们穿上唐装,或汉服,在桃树下,李树旁,摆出几个姿势,引来相机一阵“咔咔”作响,好像要把这美景全部带回去,但分明又是游人要与这花儿争艳出个高低。
漫山遍野桃花盛开
然而,你可知道,过去的古村是什么颜色?
单调孤独的褐红色,构成了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底色,红的山坡、红的土地、红的石头,放眼望去,全是褐红。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是红石头。于是,红石头夯成了屋基,垒成了堡坎,砌成了墙壁,成了村民家中最多的家什,拿它做了桌子,做了凳子,做了猪槽。剩下的几块巨石,伫立在村头,做了古村的标志,如风中的一面旗帜,成了石猴,成了鹰嘴,成了龙抬头。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剧照
电影确是轰动了,让世人知道了古村,但古村也成了贫困、闭塞、落后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后,有了好的政策,勤劳善良的古村人民,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硬是在红土地上种出了好吃的水果!于是,满山的梨、桃、李、杏,打扮出了古村而今的景象。红石头早已让位于鲜花与翠绿,成为桃红柳绿中的朵朵点缀,宛如盛开的朵朵红花。
有花就有果,有果就有香。如今的古村已是果树成林,瓜果飘香,就连以往光秃秃的红石头,也覆盖上了深深浅浅的苔藓,鲜活可爱。
古村因多彩而幸福。
古村的盐铁古道
在古村的谷底,潺潺溪水发出欢快的歌声,缓缓转动的水车向游人诉说着古村的故事,古朴沧桑的赵桥在溪流之上显得格外醒目,一条小路就从赵桥上延伸出去——那是用铁器在红砂石上凿出的石阶,石阶上还有当年背二哥的拐耙子留下的石窝。小路宛若一条逶迤的长龙,翻越山岭,顺着莽莽丛林,消失在远山深处。
盐铁古道遗址
这就是幸福古村的盐铁古道,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在这条古道上,走过了千年的马帮与背二哥弓形的身影,结实的草鞋,马儿叮叮当当的响铃声以及拐耙子着地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在这条古道上,运过了多少柴米油盐、金银铜铁,带走多少酸甜苦辣、爱恨情仇,承载了多少希望与梦想,赵桥可以作证,山风可以作证,盐铁古道可以作证,任凭千年的风吹与雨打,就为了见证今天古村的幸福!
幸福市集
冬天来了,瑞雪初霁。踏雪寻梅,历览古道。游人在水车旁、古桥上、溪涧间,探访当年遗风、古道情愫,感受曾经的点点星火,找寻行路者的坚韧与执着。
旅途中,遇一老翁背着一捆柴禾,正在石阶上歇脚。我们问他:“大爷您多大年纪了?背这么多柴。”他说:“不大不大,就七十多岁。在我们幸福古村,人不倒床脚不歇,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下地干活的多着呢。”他说这话时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
恰如眼前这盐铁古道,一位千年不老的智者。
古村的人间烟火
进入古村,追寻记忆深处的岁月时光。
信步走到徐家大院,但见川西民宅,木墙青瓦,古朴典雅;屋旁池塘,水光潋滟,残荷傲枝,蜻蜓玉立,一幅美妙的水墨风景画。
知青屋舍
推开柴扉,来到知青屋舍。置一张笨拙的桌凳,背靠斑剥的泥墙,远眺黛青的山脊,尽情享受这诗意般的生活。旁边就是幸福食堂的山村集市,各种山货琳琅满目,新鲜动人。
山腰处是古村的标志——夫妻树。两棵百年银杏,脚抵脚、手牵手、头挨头,相互长在了一起,如一对永不分离的情侣,深情地凝望着对方,有多少情话、多少衷肠,诉不尽、说不完。
夫妻树
闲暇时光,多才多艺的古村人就会翻出些手艺来展示,有的吹奏唢呐,有的打起锣鼓,有的抬出花轿,有的跳起莲萧,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用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来诠释幸福古村的幸福生活。
赵桥和水车
在古村,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平平淡淡、怡然自得,如古堰溪水,如缕缕炊烟,如屋檐下垂挂的玉米棒子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在古村,幸福就是天上的云山谷的风,不经雕饰,随遇而安;就是心中坚守着一份恬淡与平静,心若止水……
在古村,幸福就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旷达,就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忘情,就是“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走趁月明”的流连……
此游得须无尽日,且看且赏且徐行。——后记
注:幸福古村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城西12公里,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面河而立,以民居、古道、古村、古桥为代表,是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是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外景拍摄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现场参观点,眉山“新八景”之一。
(图文作者系四川省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友洪)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