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在旧县城内有七座小山相连,因此称为七星城。
七星岗,文人将此景色称为七星映斗。这七座山名日:枢精岗(西门廖屋围后山)、璇岗(机关幼儿园左侧山)、玑岗(袁屋围后山)、权星岗(又名虎尾山,县粮食加工厂后山)、衡岗(旧坳围后山)、闿阳岗(又名军佬山,上梁围后山)、摇光岗(郑屋围后山)。
清代岁贡开平县训导戴桓英(龙门县人)有七律诗咏
“七星映斗”景色:
七星分列灿银河,谪下凡间共结窝。
累累珠连同拱立,双双壁合自森罗。
天开地轴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
错落江干环锥垛,龙门胜概有谁过。
现在,七星岗依稀尚存但山岗已遭人为破坏,景致大不如前。
龙门设县于1496年,县域有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座城门。据民间传说:龙门县城最初的总设计规划为“七星伴月”式。七星即在旧县城,月在现城西村一带。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龙门县城的“龙脉沿着城西村、菱角塘村、邬村一带延伸,这一带幅员辽阔、地势平坦,属于山区中的平原,这里发展空间大,辐射范围广。按这一学说,负责县城建设的官员,聘请一风水先生设计图纸,并监督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风水先生有急事,要离开一段时间,便将监施工的任务交给其儿子.负责县城建设的官员见风水先生的儿子比较年轻,有些看不起他,百般刁难。风水先生的儿子一气之下,擅自将县城的设计图纸修改,删去了“七星伴月”中的月,只留下了七星部分,按照新图纸施工。待风水生回来发现后,已铸成大错,龙门县城的“龙脉”已破环,无法恢复原状。风水先生认为儿子害了龙门,一气之下将儿子打死。所以县城建成以后,只成了现在的七星城,而不是传说中的“七星伴月”。
时过境迁,斗换星移,龙门县城的龙脉早已东移北扩,向青溪、王宾村等方向延伸发展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横亘在眼前
新的一年
龙门“大山经济”战略号角已经吹响,只要全县人民团结一心,撸起袖子踏实干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驰在珠三角发展快车道上的一个繁荣安定的“大龙门”即将出现!
为家乡祈福,为我们的新的龙门点赞吧!
来源:龍门招聘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