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撒哈拉沙漠之眼
神奇的大自然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人类在其面前都显得格外渺小,所以当有人表示人类可以轻松征服自然时,我觉得这种表述并不恰当,人类只能改造自然,但从未征服过自然。
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西部有一处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身在其中,不会感觉到有奇特之处,但从空中鸟瞰此地的话,就可以看到在滚滚黄沙之中,突兀睁开了一只眼睛,显得诡异雄奇,此地也被人们称为“黄沙之眼”或者“撒哈拉沙漠之眼”。
黄沙之眼位于毛里塔尼亚西部,处在当地的一处盆地之中,从高空俯瞰的话,可以清楚地的看到它的中心位置出现了一圈又一圈的圆形特殊地质结构。
“眼球结构”的半径大约有20千米左右。“眼球”周围特殊地质结构形成了非常狭长的轮廓,长达360千米左右。这只巨大“黄沙之眼”在太空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黄沙之眼”也被誉为世界十大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和美洲的水晶洞,亚洲的巧克力山等自然景观不分伯仲。
类似于“黄沙之眼”的这种奇特自然景观,在世界上其他区域也曾被发现过,人们对于这种神秘的自然景观都赋予了自己主观的臆想,有人就曾经怀疑如此奇特的结构,也许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遗迹。
还有人在高空鸟瞰,从它的外观来分析,“黄沙之眼”是一只左眼,与之对应的话,在地球上肯定有一处未知区域有一只右眼。
撒哈拉沙漠之眼的发现
黄沙之眼的占地面积非常广阔,如果有人身在其中根本无法看出它的具体样貌,只会认为这只是与其他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地质学家认为“黄沙之眼”在几亿年前已经形成,但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被人们发现。
从1960年开始,美国和前苏联都开始加快对宇宙空间探索的脚步。
美国发射的双子座4号飞船在绕地飞行时,宇航员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在撒哈拉沙漠中出现的这只诡异的“眼睛”,这也是“黄沙之眼”第一次被人类发现。只有在高空中才能仔细地观察到它,这也是它的神奇之处。
撒哈拉沙漠之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陨石撞击地球学说
关于它的成因,其实科学界也是众说纷纭。许多科学家对“眼睛”的成因非常着迷。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陨石撞击地球后,在撒哈拉沙漠地区产生了陨石坑。
像火星和月球都发现了大小不一的陨石坑,人类也在地球上找到了160个左右的大型陨石坑,所以有科学家也相信,“黄沙之眼”又地处盆地,很有可能就是亿万年以前地外陨石撞击地球才形成的这种特殊地质结构景观。
陨石如果撞击地球后,会在地下留下冲击后变质的矿物质。
因为高温的大型陨石撞击地球后,会改变陨石坑的附近及地下的土壤岩石结构,会出现一些汽化、熔融、分解变形等现象。然后最主要的还会产生一种叫做柯世英的矿物质。
柯世英是一种冲击变质的特殊矿物质,只有陨石撞击地球后,在地表才会产生此物质。
因为柯世英产生的条件非常苛刻,也被科学界认为柯世英是陨石撞击地球的重要证据,但是,在“撒哈拉沙漠之眼”处却没有找到此种物质。陨石学说成因不攻自破。
破火山口成因学说
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之眼”就是火山口塌陷而形成的。因为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已经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地壳板块运动,不但形成了山川、河流,还形成了诸多火山。
火山分为很多种,包括死火山、活火山等,而火山口的形状也是纷繁复杂,除了像富士山一样正常火山口,还有一种叫做破火山口的火山口。
破火山口就是火山口在自然界中,被风沙或者海水侵蚀,形成了不完整的火山口。但是科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之眼”所处的位置不在板块的交界处,虽然地下有岩浆活动,但不意味着肯定有火山的存在。
但科学家通过地表岩石分析,发现此处的圆环状物质并不是火山附近的火山岩,这说明人们猜测此处为破火山口的想法,也是不成立的。
穹窿构造学说
还有一些科学家推测“黄沙之眼”是穹窿构造,也就是经过岩溶侵蚀的地质构造。
科学家分析撒哈拉沙漠其实在亿万年前原是一片古海,随着长时间的演变,在海底洋流的作用之下,会把岩石中的沙砾或者一些可溶的成分一层层地在海底堆积起来,便形成了砂岩及砾岩。
慢慢地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地质褶皱,这种地质结构的特点是中间开始慢慢地向上凸起,而四周却慢慢地下陷,并形成像年轮一样的结构,一圈一圈地加深。
在古海消失之后,此地变成沙漠以后,由于风蚀侵化的作用便形成了今天的奇特景观。我觉得这种学说是撒哈拉沙漠之眼的真正成因。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