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享受资料的消费,外出旅游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原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谁又能想到满是“陷阱”。随旅游热潮而来的,是一次次的强制购物事件。朱女士也是受害者之一。
朱女士无意间得知一协会组织会员去香港参加汇演,仅需680元就可以玩转香港、澳门和珠海三个地。听起来是一件蛮好的事。然而,收了报名费却没有发票,更没有旅行合约,随之而来的竟是大家被强制在一个面积仅有100多平米的小购物店里待满4个小时。这不是强制购物是什么,这不是坑消费者又是什么?
噩梦一般的“购物模式”不仅仅破坏了游客旅游的好心情,更给游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氛围。久而久之,让更多的人对旅行社丧失信心,甚至对当地旅游业的期望值降到谷底。当你在小小商店里被“困”了数个小时之后,哪还有什么心情欣赏美景。而导游就像是在完成指标一样带大家游览景点,为的只是让大家购物,刺激大家消费,他们好能从中获利。这样的行为被坑的可不是消费者么!
避免强制购物事件的发生,首先还需要消费者从自身做起,对于价格低到离谱的旅游项目,消费者还需要多长个心眼。外出游玩还需要认准正规的旅行社,签订旅行合同并认真阅读条款。对于旅游产品,还需要学会鉴别,谨防购物陷阱。最后,旅游发展委员会还需要对不正规的旅行社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
强制购物,最终被坑的还是消费者,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