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你会想到什么呢?是甜甜的红烧肉,还是上海人自立又互相尊重的生活方式?又或者是流传至今的旧时代建筑里,透露出的曾经那个年代的风貌?
上海这个城市,因为曾经的历史原因,很难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里融汇中西,发展又十分快速,大部分人都很容易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特点。这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上海生活、工作。
但人多了,势必会引发一种现象——房价上涨。上海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与它的区域大小有关系。毕竟想要在这个不怎么辽阔的地界里塞下2000多万人,一方面得益于楼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精妙的规划。
上海拥有一种外地人根本没听过的特色——弄堂。老式的弄堂由一栋栋房子隔出,房屋与房屋之间的距离使人不禁联想到广东地区著名的“握手楼”。
这种楼的状态正如其名——据说站在阳台上,使劲往前凑一凑,就能和对面阳台上的邻居握上手了。当然,这还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的。但上海弄堂的狭窄程度依旧让人吃惊。估计是老上海在规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考虑,既然高度不好增加,那就增加数量,减少每个房间的面积,务必要塞下更多的人。
弄堂里房屋的面积普遍都比较小,通常是10多平米,小的还有7、8平米的,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老一辈们一家子挤在这样的房子里是怎样生活的,不过这里的房子近些年基本都已经出租给了来沪打拼的年轻人,一两个人住在里面倒也还好。
走在弄堂里,时不时能看到有居民经过,偶尔在两边还能看到一些很小的屋子,估计要么是厕所,要么是洗浴间。整个屋子满打满算只有1.5平米左右,刚够一个成年人在里面站着转个身。
但就是这样小的地方,房价依旧惊人。去年每平米在10到12万之间,今年据当地人表示有很大可能要拆迁了,房价飙升到30万左右每平,实在让人咋舌。
仔细想想,也就不难理解这里老一辈们的执着了。据说这里上个世纪就传言要拆迁,但很多人等了一辈子都没能等到,如今为了更合理的城市建设,这些老弄堂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不知将要被带走的,又是哪家的回忆。
本文转载自:青琴日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