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您一定要到平塘品尝“贵州春茶第一壶”带给您春天的“味道”。
“闻道金盆玉水好,平塘新茶吐春早。”作为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区之一,从2月15日开始,平塘18.73万亩春茶渐次进入采摘期,预计产值达10亿元。
走进山海原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满眼新绿的茶山碧波起伏、清香四溢,成行的茶树像锦缎一般缠绕延伸山岭。茶农们背着背篓穿梭于茶海中,采摘着春天的第一抹新绿。
绿色茶园茶农忙
“这两天茶叶才开始发芽,一天只能采到一斤多点,等到两三天过去发芽的茶叶就多了,一天就能采得两三斤,一斤要卖80块。”平塘县大塘镇新光村茶农谭占芬对记者说道。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造就了平塘茶叶萌芽早、开采早、品质优的特点。平塘的茶叶凭借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春茶上市要比省内及西部许多地区早上5-10天,素有“贵州春茶第一壶”的美誉。平塘的春茶由于外形好、汤色清澈、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匀,深受市场青睐。
“今年气候暖得比较早,所以茶叶发芽也发得比较早,这两天公司基地大概有四五十个人在开始采茶,一天大概一个人能够采一两斤。春茶、明前茶销路不愁,基本是供不应求,白天采的茶叶客商晚上等着加工完就带走了。”山海原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补介绍。
茶农采茶忙
说起平塘茶产业的发展,不得不提“都匀毛尖·平塘甲茶”的主要基地大塘镇。
驱车行驶在素有“云上大塘,茶郁飘香”的大塘镇,在种满茶叶的山头上,放眼望去,茶园郁郁葱葱,一行行茶林沿着山势高低起伏,犹如一条条浓绿色的翠带规则地布满山间。
陈安明,一个与茶叶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老“茶人”。怎么也没想到,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平塘县茶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大塘镇,曾经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这里高寒多雾,土地贫瘠,平均海拔1400多米,残酷的自然条件让大塘人民守着一年又一年的贫穷。
如何将资源劣势变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走出一条特别的发展之路,摆在了历届党委、政府的眼前。机遇在期待中降临,彼时,省委宣传部挂帮大塘,这一难得的机遇,为大塘镇铺开了茶产业发展之路。
收购茶青
在大塘镇山海茶场,10年前栽种的第一棵茶树,依然郁郁葱葱,屹立在茶山之上。“这棵茶树,特别有历史意义,是活化石,因为它可以说是我们县茶产业发展的开始,也见证了平塘县十几年的茶产业发展”陈安明说道。
而起初,茶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陈安明指着相片上的摩托车说道“那个时候,它就是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们挨家挨户的去动员群众,它带着我们走遍了大塘镇的各个角落”。
省委宣传部的挂帮,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是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平塘县及时成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在平塘县农村工作局工作的陈安明就抽调到办公室担任技术人员。
“最难的是群众的质疑,为了动员村民发展茶叶,我们一家一家的走访,一个一个的动员,但是对于这个新产业,大家心里并不是很接受。”陈安明说,群众的顾虑主要来自对于茶叶销路的担忧。 “我们也没有规模种茶的经验,更担心种出来卖不出去。”村民吴万民说。
茶农分拣茶叶
为了更好发展大塘镇的茶产业,陈安明和新光村的党员干部一起到湄潭、凤冈等地考察学习10余次,将考察学习所获得的经验分享给村民,让村民了解种茶的优势和政策,希望增强群众参与茶叶种植积极性。
为了打消村民的担忧,老党员粟治华和其他党员一起,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头种茶,当年春季种下了500余亩茶苗。 开垦荒地,种植茶苗,3年的时间,新光村群众种植的第一批茶叶开始见效,所获的收益让村民开始眼红。
“原来种植茶叶真的能够赚钱。”吃了定心丸的村民们纷纷投入,几年时间,新光村的茶园面积大规模扩大,而今达到了2.3万亩。
为了更好的带动群众发展,粟治华和其他党员成立了新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了群众对茶产业的发展信心。“就不担心销路的问题,我们只管卖茶青,合作社就负责收,保底价80元,怎么都不会亏。”吴万明说,种茶以来,每年他都有上万的收入。
工作人员分拣茶叶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粟治华种植茶叶的成功,也让不少企业眼红,短短几年,裕茗茶业、山海茶场、润峰茶厂、个体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大塘镇各个村承包土地,种植茶叶,并辐射到掌布、通州、克度、平舟等镇乡。
立春过后芽吐新,满山遍野采茶人。平塘县因为独特的气候每年春茶采摘比省内其他地区早15—20天,素有“贵州春茶第一壶”的美誉。开春不久,平塘县的万亩茶园就陆续进入了采摘时节。这段时间采摘的春茶“外形披好,汤色清澈,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叶底嫩匀”,深受市场青睐。
“北京、杭州、广东等地的客商都会提前订购,基本上都是加工出来就被抢售一空,市场根本供不应求”粟治华向记者说道。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平塘新兴绿色支柱优势产业,现有注册茶企业53家,生产有绿茶、红茶、白茶等多个品种,高品质的茶叶还多次获得省、州斗茶大奖。
新茶吐绿
茶如人生,苦尽,甘来。2018年,陈安明按照组织安排到大塘镇新光村担任第一书记,他重新走在茶山上,看到万亩茶叶竞争艳,别是一番风味。 “12年转眼一瞬间,一片小小的树叶,经过种茶人的精心呵护,采了又长,长了又采,冬去春来,它是我们群众永远的财富,是我们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陈安明激动的说道。
目前,平塘县大塘镇、克度镇、通州镇等地的茶园渐次进入采摘期。
“我们今年春茶在2月15号已经开始零星开采,预计一个星期以后全县就全面开采,预计今年全县的产量在6500吨,产值在10个亿以上。茶产业已经作为我们平塘县助农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有涉茶人员7万余人,人均收入在3500元以上。”平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德禹如是说。
来源:云黔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