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鸣犊街道办南0.5公里、少陵原塬坡的一个支沟内,西靠少陵原,东临浐河川。北临孙家场村,南接张雷湾村,半引公路从村中通过,交通十分方便。姓氏繁多,以张、王、李、魏、胡姓居多。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剧增,居住在沟道的村民开始向崖上和河川搬迁,初步形成了崖上、沟道和河川三个自然村。蒸花花馍生意是传承约500年的传统产业。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沟口建立道教庙院——斗母宫。庙前原吊铁钟一口,故村名吊钟沟。
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吊忠沟”,《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今名“吊钟沟村”。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无任何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兴办过织草袋厂、簸箕厂、拧绳厂、制革厂、橡胶厂和砖厂。
新中国成立初该村与孙家场村、张雷湾村合称为燎原社,成立互助组、初级社,1958年转为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当时约530人。分四个小队,一、二队居南沟,三队居西沟,四队居东沟。三沟交汇处有一古庙,叫菩萨庙,距今约300年历史。1966年鸣犊公社更名为东风公社,该村随之更名为燎三大队,约545人。1972年恢复鸣犊原名。1984年设鸣犊乡,恢复吊钟沟村,四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村中心两间瓦房(今四组村民张学坤院内),约630人。2008年750余人,耕地700余亩,其中水浇地200余亩,旱地500余亩。主产小麦、玉米和水稻,亦产部分蔬菜、瓜果、豆类,还种过棉花和蓖麻。全村有农用拖拉机4台,农用三轮车30辆。
1969年打人工机井于台台地和三交路口各一眼,一眼深40米,一眼深50米,且有主、副井之分。1970年在塬坡打机井一眼,为当时灌溉起过一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全村集体存栏耕牛120头,生猪400头,羊100只。1964年社
教时期成立青年突击队修梯田50余亩,大搞科学种田,进行玉米和棉花栽种技术革新。1966年燎原社有了第一台东方红五十五马力拖拉机。1971年吊钟沟村有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1952年将原斗母宫庙改扩建为斗母宫初小,进行扫盲教育,并于1964年进行破四旧、立四新运动。1957年村中通电。1973年组成学前班,设在今刘胜利家院内。1976年成立村卫生所。
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几乎无砖瓦房,大都居住土窑洞。20世纪50年代出现土木结构的瓦房与厦房,80年代出现砖混结构的平房,随之有了楼房。
20世纪生产大队时期村民统一出工,晚上记工,年终决算分红。为配合上级修大峪水库、徐家沟水库、高寨水库,战天斗地,运沙运石。1982年实行联产责任制,自留地、包产地各家耕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翻番,小麦、玉米亩产均过千斤。
村民有佛教徒、道教徒和天主教徒。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和六月十九日为菩萨庙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夏忙后传统古会,保留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村中文化人寥寥无几,识字者只有数人,以关中大理学家牛才子(牛兆濂)学生胡喜顺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女大学生为张重芹。高考恢复以来,先后有80多人考入高等院校,其中以魏天仁、雷忠民、雷东坡、张徽为代表。参军入伍者50余人,陆海空各兵种皆有,其中有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康家河战斗的张志杰,抗美援朝战斗中负伤的胡贵者,驾机翱翔天空的张有民。
1958年打通半引公路。1975年将塬上八亩耕地划给高寨水库。由于河道治理,河滩六亩水浇地丢失。村中1964年填沟修路。2011年沟内主干道全部硬化。2009年完成饮水工程。2010年在南沟建成村两委会办公场所200平方米。
#长安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