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古称西关,在是明清时期是广州最重要的商贸中心。当时经济发达,大量的商人富贾在此买地置业,因此留下大批珍贵的文物古建筑。
来荔湾旅游,可以逛千年商都骑楼-恩宁路,在“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枝湾涌游船。永庆坊里面看看“广东非遗一条街”,地道的岭南水乡风情让人回味。
西关也是老广州文化的发源地,像粤剧和粤曲都是起源于此。要想了解粤剧的历史,推荐到粤剧艺术博物馆看看,里面的收藏品是目前省内最丰富,也是最齐全的。
粤剧,简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它是以前珠三角地区汉族流行的传统戏曲之一。
记得小时候,大凡要摆酒,红白事,村里都会凑钱合伙请戏班来演戏酬神,
所以粤剧就两大作用,一是供大众娱乐,二是为民众酬神。
每逢南海神诞、北帝诞、观音诞、关帝诞等诞会时,均在庙前搭棚(或固定戏台)演戏。
博物馆是免费让旅客进入参观的。这里可以看到有很多老物品,如照片、粤剧唱片、用过的乐器以及详尽的粤剧发展史料。
博物馆还有粤剧场景展示,收集了演员饰物、长袍、 马褂、帽子,胡鬍等粤剧演出衣饰。
木琴
打击类乐器,琴键位于共鸣管上面,演奏者手执一对球形头的琴弦进行敲击。
木琴音色清脆明亮,是广东音乐常用的西洋乐器之一,多用于演奏轻音乐、舞曲等乐曲。
民国时期“香港永安公司出品广州豪畔正声馆制”款黑漆描金“昭君出塞图”扬琴
扬琴,粤剧的伴奏乐器之一,演奏出的旋律活泼明快、华彩爽朗。“正声馆”为清代道光年间由豪畔街第一间乐器作坊金声馆派生出的另一乐器作坊。此扬琴由香港永安公司定制,状如蝴蝶,琴盖表面绘有“昭君出塞”图。
讲到粤剧的起源,那是明成化年间,外来戏班频繁入粤演出,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到了清初,便出现了演唱“广腔”的本地戏班,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代中叶,粤剧在“本地班”不断向“外江班”借鉴、吸收,又相互竞争中逐步成型。至晚清,粤剧的声腔、表演、剧目等各方面已呈现鲜明特色,艺术渐趋成熟,队伍日益壮大。
粤剧的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因为广东人喜欢看歌舞,所以这种戏曲十分流行。表演中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因此,每出演一场大戏,剧组需要搬运的器材都特别的多,像这个木质箱子就是当时用来装表演道具的。
粤剧是广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繁华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粤剧电影。然后广州的粤剧名伶纷纷到上海和香港拍摄粤剧。
最著名的名伶有薛觉先、红线女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舞台、银幕两栖的艺术家。
看完,留言告诉乐玩君,你想来粤剧艺术馆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