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假期来临
故宫就会成为每个中国人
最最向往的地方。
东华门宫墙之外
有一个网传的神秘“高层建筑”
在这个假期,
一定会给您一份期待与惊喜!
神秘的四层小洋楼
按理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
故宫宫墙之外
是不允许这种高度的建筑存在的。
这样显眼的四层小洋楼
背后究竟有什么神秘的故事?
小洋楼的“前世”
根据
网易新闻
《这座神秘高层洋楼什么来头,
竟敢建在故宫边上,少有人知道其来历》
文章叙述,
小洋楼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
它,位于南池子大街7号。
您看它墙上精致的雕花,
顶层墙壁上还刻着“1916”的字样!
它用100多年的历史,
在向我们诉说……
它,由1912年
任交通部总长的朱启钤负责
由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设计,
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
并于1916年完工。
△ 朱启钤,中国近代的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1910年任邮传部丞参,1912年任交通部总长,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
在任期间,对中国部分铁路干线做了不少规划;在北京城内,他主持规划了府右街、南长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等建设项目。此外,正阳门的改建、东西长安街的打通,也与其息息相关。
抗日战争期间,
小楼成为
日本人伪临时政府的办事机构。
1949年解放胜利时,
这栋小楼还接待过
刚刚进城的解放军。
很长一段时间,
小楼作为一家单位的职工宿舍,
一直被使用。
直到2006年
被喜欢古建的人士买下,
并做了加固和维护。
小洋楼的“今生”
如今,
这栋小洋楼
成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潞紬店”最真实的存在!
正如
那篇帖子的作者—我是胡同
所言:
“百年洋楼装载中国历史名绸,
也算是历史文化在这里相融了吧。”
潞绸,
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
因潞安府而得名,
历史上曾与杭锻、蜀锦齐名,
名列中国三大名绸之一。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至今仍保存有明清皇帝大婚时
的潞绸藏品五十余件。
但为了将“她们”更好的保护,
开放参观的机会少之又少。
而在紧邻故宫的
这栋潞绸小楼里,
御贡明清六百年
又鲜为人知的潞绸,
穿越千年而来。
吉利尔潞绸集团
作为潞绸的唯一传承者
正在继承和发扬这份辉煌
“她”汲取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历经岁月的守护与传承,
化身为我们身边
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关于小楼的日常
↓↓↓ 一杯潞咖啡的美好时光
↓↓↓ 一段潞绸历史的辉煌过往
↓↓↓ 一款作品背后的设计碰撞
↓↓↓ 一床贡品潞绸被的温暖祝福
↓↓↓ 一套潞绸“极致”的经典传承
↓↓↓ 一份美好生活的深情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