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此刻的我或许正在策划着暑假的纳米比亚之行,幻想着驰骋沙漠、月夜露营、追逐动物。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场疫情,我才能够重新将目光投向国内,试着去寻访以往不曾关注过的遗迹,并由此而感知那些被忽视的古今交错。
为什么会选择忻州
山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山西北部的忻州,则更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之称。所谓“三关”,即长城的重要关隘——雁门关、宁武关、偏关;所谓“锁钥”,即指忻州作为太原北方的门户,扼守要冲。古往今来,这里曾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役,而与此同时,这里又因五台山而成为万千信徒向往的佛教圣地。站在这里,似乎可以同时听见鼓角争鸣与古刹诵经之音,这一动一静之间似乎便生出许多引人深思的往事。
此外,忻州距离北京只有6小时的自驾车程,利用一个周末,一路探访雁门关—忻州古城—阎锡山故居—南禅寺—佛光寺,似乎也不是一件难事。就这样,我们四个访古爱好者成团出发了。
雁门关
古语有云,“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作为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雁门关一直是抵御北方少数民入侵中原的前线,以险要著称,而李贺的一首《雁门太守行》,更是将此地的肃杀与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的诗向来是色彩浓郁而富有张力的。黑云压城、甲胄林立、夜雾凝结,血染战场,本就被萧瑟裹挟的边关,在诗人的笔下呈现出惨烈而奇幻的一面。
雁门关古道
如今的雁门关虽然早已褪去古战场的印记,且被修缮一新,但或许是因其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登临此地不免还是令人心生苍凉之感。通往关卡城楼的石板路崎岖幽深,虽正值夏日,树木蓊郁,却依旧难以摆脱千年来沉淀下的棱角。
雁门关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