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置县 梓潼其名沿用2300年
文昌祭祀。
七曲山大庙。
古道遗踪。
□郑金容 赵敏
“梓林森森,潼水潺潺,险路渐远繁华生。古蜀道,千万重,商贾书生款款行。文昌庙,人潮涌,古腔古韵浅浅吟……”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川西高原和成都平原过渡地带的绵阳梓潼,在险与夷交替之处,于古柏树苍郁茂密之地,踏着古蜀道,探索梓潼城的古往今来。
壹
关于梓潼由来的传说
冬日的阳光穿过苍翠的古柏,洒在斑驳的古蜀道上,七曲山大庙庄严耸立,守护着这方钟灵毓秀的山水。
“梓潼”得名于山水文化,“梓”为山神,“潼”是水神,究其原因,来自于当地传说。相传大禹治水,在疏通河道之时将泥土堆积如山,当地百姓就称作泥陈山,即今日的七曲山。大禹治水常与江河相处,须造独木舟。他听说泥陈山有梓木,树径一丈二寸,便令工匠伐之。可梓木伐而不倒,化为童子与大禹争辩,不同意工匠砍伐。大禹见童子这般不配合,便将治水好处讲与童子,童子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同意了大禹的做法,让其砍下梓木造独木舟,辅助治水。当地百姓见梓木是童子化身,于是改泥陈山为梓童山,又因潼水绕山,以水为表,故名“梓潼”。
周朝海是地地道道的梓潼人,对于家乡的地名文化多有研究。在他看来,这虽是民间传奇故事,但也说明“梓潼”的称呼赋予了这片土地清新秀雅的灵气。和其他地方经常更改地名不一样,“梓潼”这个名字沿用已久,这一特性也造就了梓潼文化的延续性。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因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在战国时期,秦国灭蜀,在蜀地实行郡县制,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85年,梓潼就已置县,且“梓潼”一名沿用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贰
文昌文化由此生发
说到梓潼,肯定绕不开七曲山大庙。在古蜀道上,七曲山大庙是梓潼最耀眼的明珠,在漫长的历史中,梓潼七曲山大庙成为文昌祖庭,绝非偶然。
七曲山大庙最初供奉的是梓潼神——张亚子。自唐代以来,梓潼神多次被加封,并在元延祐三年,即公元1316年,被朝廷加封为文昌帝君,与文昌星合二为一,从此担负着护佑天下学子的重任,文昌文化也由此生发。
周朝海在《文昌探源》一书这样概括文昌文化:“文昌文化既有中原文化,也有巴蜀文化,由氐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子组成。它(文昌文化)的核心就是八个字,‘仁爱、慈善、忠孝、崇文’。”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学道陈瑸至七曲山大庙拜谒文昌帝君,因深受文昌文化修德积善的感召,他一生清廉自守,政绩卓越。在他署理台湾事务时,曾主导修建了一批文昌宫,文昌文化也由此传入中国台湾,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叁
衍生出多种传统艺术
以文昌文化为主体,经过历史沉淀,衍生出了多种传统艺术,其中就包括文昌洞经古乐和梓潼木刻年画。
文昌洞经古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因演奏《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祭祀文昌帝君的音乐,具有虔诚、庄重且极富仪式感的演奏特点。2008年,文昌洞经古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梓潼木刻年画源自于文昌经诰中的画像,据说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前身。元代以后,文昌文化日趋兴盛,画匠们大量绘制以文昌文化为元素的年画,讲究古拙神韵,色彩浓重,颇受当地百姓喜爱,从事木版刻印的画匠遍布梓潼城乡。梓潼年画非遗传承人罗智婉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制作梓潼年画,30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收集梓潼年画的素材,并且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新的作品。“我想证明梓潼年画的历史悠久,是有根源的,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梓潼年画,了解梓潼。”
如今,文昌洞经古乐、梓潼木刻年画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成为梓潼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
古柏苍郁,蜀道盘桓,轻吟着梓潼的前世。如今,梓潼依托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等优势和潜力,力争建成七曲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梓潼县建设成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和绵阳后花园。
这片古老而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一如金牛古道上的苍松翠柏,黛色参天,长青依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