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早春到,随着天气变暖,天府新区的各处山水湖景热闹非凡。许多迁徙的候鸟,在追逐温暖的旅途上选择这里歇了脚。红头潜鸭、北红尾鸲、海鸥、赤麻鸭、白鹡鸰、鸬鹚、白鹭……最让人欣喜的,莫过于天府新区鹿溪河流域迎来了多年不见的野生小天鹅。
近日,在天府新区鹿溪河流域,三只翻山越岭的野生小天鹅悄然而至。于其间缓慢踱步,时不时俯下身寻两口食物,或者偶尔玩乐,发出两声清脆的微啼。在成都已经40年没有野生小天鹅的观鸟记录后,这座城市,再次迎来自己的老朋友。
小天鹅故地重游或综合因素使然
最先发现它们的是成都观鸟爱好者杨女士。据杨女士介绍,自己一家人本来是去鹿溪河生态公园观鸟,没想到顺道路过兴隆湖时发现了很多水鸟,其中还有几只白色的鸟,看上去像天鹅。于是远远拍下了照片,发到观鸟爱好者们的群里,很快,大家确定了这几只白色和灰色的水鸟,就是成都已经多年不见的小天鹅。
小锦了解到,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小天鹅,并不是“小时候的天鹅”。大天鹅和小天鹅从体形上看很相似,但大天鹅的头更像三角形,小天鹅的头更圆滑;大天鹅嘴基部的黄斑垂到鼻孔下,小天鹅的黄斑更小,垂不到鼻孔下。
因为小天鹅多生活在环境优美的芦苇湖泊、水库和池塘中,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偶尔也换换口味进食少量水生昆虫、小鱼等。所以它的落地,也对水质、空气等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根据记录,小天鹅在四川省内其他地区也曾出现,但回溯上一次有文字记载小天鹅在成都现身的记录,已经是1980年出版的《四川省资源动物志第一卷》。
“小天鹅再次现身成都,可以说是一种惊喜。”
成都观鸟协会理事长沈尤分析,以小天鹅此类候鸟越冬路线来看,在我省川西北高原地区有少量运动痕迹,此前在广汉和绵阳也曾露面,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地越冬,成都平原可能只是越冬路线的一条分支。“所以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小天鹅,既是一种惊喜,也说明成都的生态环境不错,适合小天鹅越冬。”
此外,沈尤还表示,本次“露面”的小天鹅仅有三只,并非成群结队,这种情况也可能和正在施工的兴隆湖有关。“目前兴隆湖还没有完全蓄水完成,类似于浅水区,周围打围施工,也营造出湖中心相对安全的环境,湖内微生物、水生物也为小天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给,综合这些因素,小天鹅才会和成都久别重逢。”
大量候鸟“打卡”只因生态环境良好
“随着公园城市的建设,环境越来越好了,越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了,每年9月到第二年3月在这里驻留。不只是兴隆湖,鹿溪河,苏码头(锦江正兴段)也有。”摄影师邵军最喜欢拍的就是鸟类,对于来天府新区越冬的鸟儿,他如数家珍。
小锦了解到,和小天鹅一样“打卡”天府新区的越冬水鸟还有很多。据了解,连续5年,在天府新区均观察到各类候鸟:
2017年在兴隆湖观察到灰雁和欧嘴噪鸥等26种水鸟;
2018年“兴隆湖现大量候鸟”的视频在网上爆红;
2019年初,鹿溪河生态区惊现众多红嘴鸥。
据成都市观鸟协会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的野生鸟类有52种,雁鸭类水鸟单次统计的最大数量超过3500只,还有全球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前来停留。
为何众多鸟儿选择天府新区打卡?公园城市建设之下,新区全域生态环境的逐步提升是重要原因。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天府新区已完成全域森林化建设15955.7亩,新增绿地6375亩。新区持续深化森林建设,高质量编制《天府新区森林生态建设发展规划(2021-2035年)》用于指导森林生态落地性建设,营建“六大类”生境森林,进一步改善新区森林质量,丰富新区生物多样性。
同时,天府新区深入实施河长制和空气治理工程。数据显示,自2017年4月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锦江、江安河、鹿溪河等三条主要河流水质从劣V类、V类提升到了III类。2020年,天府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5天,提前11天完成“十三五”和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目标任务。
此外,为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天府新区检察院还联合各部门共同发布《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开展“守护公园城市首提地”公益保护专项行动。
“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我们相信天蓝、山青、水秀的自然场景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候鸟们的打卡地,让更多珍稀鸟类做客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曹凘源
供图 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观鸟协会
视频 成都观鸟协会
编辑 唐元
校对 郑涵
审核 张婷婷 李影 庄伟伟
监制 吴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