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22日电题:浙江:“两山”理念实践转化 “盆景”变“风景”
新华社记者岳德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浙江不断生“根”、发“芽”、结“果”,“绿色”已经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的最亮底色。
“盆景”变“风景”,“叶子”变“票子”。浙江省通过率先实施“两山”理念实践转化改革,综合开展大花园建设,联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改革试点,成为美丽中国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实践故事】
“这个春节,我们家民宿从大年初二开业,截至目前入住率达85%以上,餐饮接待了近千人次。”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西鹤村村民郑璋笑得很开心,“以前从事的产业又脏又累,现在赚的是绿水青山的钱。”
2005年,郑璋创办了凉席厂,企业产值一度达到了千万元以上。但是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压价、货款拖欠等问题屡见不鲜。2015年,他毅然关停凉席厂,把自家改造成了民宿,还修筑了垂钓等设施,丰富民宿的体验内容。
忙着招呼客人的郑璋边走边告诉记者,“这大山里,以前有大烟囱、黑河道,现在变成了‘清心谷’。我们既享受了环境,还赚了钱,年均利润100多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距离天荒坪镇不远的山川乡,年初三,来自杭州的游客倪金龙带着家人在千米高山上的云上草原景区户外滑雪场畅玩了一天,“乘着缆车上来,几乎一路穿行在云雾中,孩子很兴奋。这里不仅可以滑雪,还有滑草、秋千等网红项目,下次还会来。”
山川乡高家堂村党支部委员俞春岚曾在南京奋斗了10多年,去年关掉南京的公司,卖掉南京的房产,回了家乡。“家乡是‘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绿水青山带来了积极的机遇,去年我们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5万元。”
2019年,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相继印发《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等文件,以“点”到“面”,推进构建高标准生态保护机制、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机制,全域建设美丽宜居大花园。
在丽水市庆元县,千亩隐秘在深山里的美丽梯田近两年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的“金山银山”。这片位于举水乡的抛荒多年的梯田和山林,平均海拔850余米,当地政府引进专业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运营天宸农业公园,曲线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自然资源和景观,呈现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面前。
举水乡党委书记叶斌林表示,该项目实施以来,村民的年收入从过去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6万元,乡村人员从过去的无处打工到现在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浙江省政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千万工程”名片持续擦亮,去年累计培育美丽乡村示范县11个、示范乡镇100个、特色精品村300个,农村人居环境测评全国第一。
【案例点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多年来,浙江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深绿产业体系,奋力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通道。
“两山”理念不仅是关于发展的科学观点,更是一场深刻的发展观革命、一场深远的思想认识革命。践行“两山”理念,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路。
当前,浙江正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更需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更大力度冲破思想障碍、破除观念藩篱,敢为人先、勇闯新路、走在前列,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和久久为功的坚韧求索,一张蓝图绘到底,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