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四五”规划,北京的东城区将会按照“居民申请、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原则,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在这其中,将启动故宫周边院落是申请式退租,提升周边地区的文化服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对于故宫周边实行疏解整治促提升,是在大力发展文化文物建筑的“共生”发展。这对故宫来说,意义重大,对这对东城区意义重大,对整个北京来说意义重大。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中,就提到对于北京的各种文化文物建筑加大经营性保护开发力度。这也属于北京城市管理“共生”内容。所谓“共生”管理,就对于一些建筑文物等实行商业开发,从而去进行常规性经营。那么这些建筑也会得到更好保护。这些经营的费用,也会去更好地帮助推进城市文物、文化、建筑的传承与保护。这样一来,让这些建筑们得到“共生”发展。这对北京的城市保护来说,意义重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当然,这种“共生”管理,需要企业参与进来。所以很多具体的管理,是由“企业实施”的。这些经营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所以也能很好地保护好这些古建筑。这样也能在不断升级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北京的文旅吸引力。
回到故宫周边地区的整治促提升来,故宫是我国最知名的景区之一,在北京的知名度应该仅次于长城。所以会有大量的外来游客,来到故宫进行旅游。故宫借助自身丰富资源,开展文创工作,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样也推动了本身的展览业发展。但我们也知道,故宫本身的经营,是受到其地理环境的约束的。所以需要去对其周边进行一定的疏解整治促提升。这样才能去更好地助力故宫更好地经营与发展。从这个角度说,故宫的发展需要对周边地区实行同样的保护性发展。而这些周边地区,也需要借助故宫资源来进行保护性修葺与传承。比如说,根据规划,这些周边地区,会进行与故宫有关的文旅产业发展,那么可以扩大故宫的影响力。当然,这些地方借助故宫发展,也可以获得更多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又会去更好地帮助这些地方进行修葺与保护工作。这就是“共生”管理的最大优点。这能够让彼此都受益。
另外,“共生”管理还有一个优点。像北京为了推进城市文化保护,会对一些建筑进行修葺,让其变得像新的一样,可是只是修葺,不去进行日常经营管理,那么这些建筑时间一久,又变的陈旧起来。而且还有一点,很多建筑,如果不是经常有人住、有人来的话,反而更容易变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房子,就算是新修的,几年不住人,就可能变得很破旧。而一些房子,如果一直住人,只要主人稍微保护得好一点、爱惜一点,就会像新的一样。所以这些地方,进行“共生”管理,那么会让这些建筑、文化的寿命更长一点。这对城市管理与保护来说,很重要。所以需要更好地去发挥社会资源,鼓励更多专业力量参与到城市的“共生”管理。故宫如此,其他地方的古建筑也是如此。发挥社会资源,除了让企业来实行具体的实施外,还在于吸引更多民间人士的参与,来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献言献策。这样可以让古建筑的保护发展更加贴近当地的民俗与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共生”品质。
当然,“共生”管理也是需要遵守一定原则的。比如北京对于城市的保护与维修,是杜绝大拆大建的,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缝缝补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推进城市建筑管理,让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历史需要一脉相承,这对北京这样的老城市来说,是最好的管理办法之一。如此,我们可以让这些古建筑不仅可以存活得更久、保存得更好,而且还能发挥出其良好的经济价值。这是真正的多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