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脱贫增收,旅游展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齐鲁大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学习、借鉴、创新文化旅游融合理念,以往挡在乡亲门前的大山,摇身一变成了吸引游人的秀美山川;过去村人看不上眼的吃食、民居,成了发展乡村游的“香饽饽”。山东广大乡村千百年赓续的传统和文脉,借助一辆辆外地牌照的小车和一部部手机、一包包土特产,变成了新时代村民脱贫增收的“金疙瘩”“百宝箱”。
理念换,换成一番新天地
济南市章丘区石子口村发展乡村游标语。苏锐摄
春节期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美食街热闹不已。作为村里发展乡村游的配套建筑,美食街高峰时一天接待上万人次游客。饮品店老板李春燕,以前在村里经营小超市。“比开超市挣得多,房租还有减免政策,我心劲儿很足。”李春燕说,她想不到乡村旅游给三涧溪带来这么大变化。
无论是游客,还是从业者,乡村游的热潮带给大家太多“想不到”。但各地通过旅游带动乡亲们致富的心意是真诚的,理念也日趋多元化。
临沂市沂南县是传统农业县,特别是西部山丘区,以粮食生产和林果种植为主,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交通闭塞。长期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使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村集体大多无收入来源,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十三五”时期,沂南县按照“一核五带八大综合体”全域旅游总体布局,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衔接,整合各部门政策和资金融合发力,形成全域化、系统化旅游扶贫工作格局。
当地连片规划开发铜井镇竹泉—马泉片区、马牧池乡常山庄片区、岸堤镇朱家林片区等5处旅游资源集中区,涵盖全县60%以上贫困人口。其中投资7.8亿元的红嫂家乡旅游区,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为核心区,带动周边5个村庄、涉及2个贫困村;岸堤镇建设的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创意小镇),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涉及2个贫困村;马泉休闲园、红石寨旅游区、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及沂蒙七彩乡村等旅游区,发展康养、休闲、采摘等业态同时,注重挖掘周边乡村资源,带动周边21个村、涉及7个贫困村。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任立军介绍,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旅游产业链条中,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精准脱贫,是沂南县旅游扶贫工作着力点。这一过程中,沂南县深度发挥旅游业幸福产业属性,秉持因户施策、互利互惠原则,充分调动贫困村和贫困户积极性,实现旅游发展与贫困村、贫困户同频共振、共建共享。
产业兴,兴起一片大市场
潍坊青州市井塘古村。苏锐摄
旅游之所以在乡村脱贫攻坚中展现大成效,关键在于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依托产业链条提供就业岗位。
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坚持以建设“旅游名区、生态小镇”为目标,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个核心”,突出政策引导和基础配套“两个重点”,强化调结构、建基地、拓市场“三个抓手”,全力推进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嵩山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临朐县把农家乐作为实现嵩山旅游大发展突破口,出台扶持政策,对农家乐经营户在证件办理、培训方面等给予扶持,对标准户给予3000元补贴。成立“嵩山人家”农家乐合作社和全国首家农家乐工会,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规范农家乐运转。目前,当地农家乐发展到39家,住宿床位达到400张,能同时满足1000名游客就餐和400名游客住宿需求。
嵩山生态旅游区黄谷村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累计整合各类资金500余万元,先后完成道路硬化、村内外绿化、村庄亮化和美化等,使得整个村庄环境焕然一新。仅2019年,黄谷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综合收入近20万元,人均增收近1800元。
临沂市兰陵县压油沟村在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项目时,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思路,实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安排本地劳动力,吸收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子女就地务工增收。
压油沟村村民夏永春曾长年在外打工,如今回家办起辣椒加工作坊。相比以前,他现在售卖自己加工制作的辣椒酱,仅“十一”假期一天就挣2000多元,一年收入七八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还帮助另外几名村民在家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生态美,美出一幅山水画
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游客在体验当地酿酒。苏锐摄
蓑衣樊村位于淄博市高青县东部,北靠黄河,三面环水,湿地面积达万余亩。以前蓑衣樊村的村民靠种稻打鱼为生,产业结构单一,产出率低,基础设施薄弱,增收途径有限,农民长期贫困。近年来,蓑衣樊村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植乡村旅游品牌,打造美丽乡村,绘出了一幅新时代田园山水画。
通过策划,蓑衣樊村推出渔家民宿、湿地观光、稻田钓蟹、休闲垂钓、水稻插播、研学拓展、果蔬采摘等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村内1500亩无公害大米种植基地和500亩稻田蟹养殖基地,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体验水稻插播和收获的观光基地。此外,蓑衣樊村还投资120万元,建设果蔬采摘基地,打造亲子农庄,并新上高空拓展项目,开展成年人拓展活动和儿童“当一天小八路”体验活动。一系列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村民增收提供助力。
绿水青山是发展旅游的金山银山。过去几年,山东多地推动旅游扶贫时,反复强调要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因为大家心里清楚,烂泥沟、土山坡是没有游客愿意去的。
泰安新泰市东北部的掌平洼村,地处九顶凤凰山脚下,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418户、120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户、68人。该村立足山区实际,以打造“山区脱贫示范村、整体脱贫样板村”为目标,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初步走出一条“一产+三产+旅游”的路子,68名贫困人口逐步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掌平洼村一方面做大林果基地,成立杏梅合作社,发展有机杏梅1200余亩,修建7公里的盘山公路,每年杏梅产量达到600万公斤,取得有机、绿色食品认证,注册“龙廷杏梅”商标。另一方面完善景区功能,先后建设标准化杏梅
采摘园、柿子采摘园1000亩,建设11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收购维修石砌民居10多户,修缮螺旋古井,景区功能逐步完善,每年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上万人次。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