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长宁苏州河岸风光旖旎,文化历史丰厚。今天,细数苏州河畔的雕塑,带你了解那段璀璨的工业文明,欣赏河滨风景。
苏州河长宁段,西起外环线,东至曹家渡、江苏北路桥,沿线约11.2公里,系上海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的摇篮。该地段以历史文脉相对集中而著名,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上世纪20年代,河畔先后建起民族实业家开办的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工厂,随着城市发展的功能调整,众多老厂房都已经搬迁。
长宁路锦屏路附近有一座名为《瞬间》的雕塑,用剪影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当年创造历史的纺织女工形象,也记载着该处曾经那一段兴盛的民族工业历史。
雕塑《瞬间》有位9位纺织女工形象,头戴工作帽,身着围裙,每个雕塑女工身上都写着字,拼在一起为“国营上棉二十一厂”。
说起国棉廿一厂,要追溯到1915年,当时,民族工业生产者荣宗敬和荣德生先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1917年将其定名为上海申新第一棉纺织厂,即后来的上海第廿一棉纺织厂(原厂址在长宁路1860号)。厂区面积达11.7万平方米,有职工7000多名,曾是上海大型纺织企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国棉21厂门前的长宁路,图中右上角白墙面处是21厂正门,右下角处是21厂东门。(来源:区地名办)
随着纺织系统改革和上海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廿一厂厂址1998年起改建住宅楼,就是现在上海花城和虹桥河滨花园所在地。
这里矗立起的雕塑《瞬间》是2013年1月份揭幕的,其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劲松。雕塑取材于上棉廿一厂一群女工的历史照片,一瞬间的摄影记录了这些创造历史的纺织女工,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片段,也是精彩人生过程中的一种有意义的定格,寓意为“历史有照”,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2013年1月同时揭幕的还有长宁路芙蓉江路附近的《印迹》和《变化》两组雕塑,这些雕塑均是反映长宁苏州河畔当年老厂房的景象,展现了当年的工业历史。
如今,从雕塑旁边的步道走进去,便是虹桥河滨公园,毗邻虹桥河滨花园小区,公园建于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它也是长宁苏州河边10个活力公共空间之一,园内有篮球场、儿童乐园、木质休闲廊架等,满足居民们健身锻炼、休闲游乐的多样化需求。
园内大道两旁还有特色浮雕墙,仔细端详,会发现图案不一,既有趣味,又包含着历史文化,比如“白渡桥”“运输船”“船上婚礼”等,刻画细腻,述说着上海的历史和故事。
苏州河长宁段清爽的河岸线尽在你的眼前,极目眺望,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
虹桥河滨公园
地址:长宁路2080号(锦屏路口)
再往西走,便能看到古北路桥下的“糖果盒子”空间,穿过“时间之门”,读一段桥墩上的苏河故事,感受沿岸的历史变迁。
在长宁路芙蓉江路的街角,有《印迹》《变化》两处雕塑,凝聚了苏州河畔的工业文明及历史文化底蕴,也见证了近年来长宁苏州河畔的发展变化。
《印迹》的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施慧。雕塑高3米,材料选用不锈钢和钢。从它的形态和材料就能看出来,它与“钢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钢铁挂帅”的年代,三十九家小型钢厂先后合并、发展,建立起上海第十钢铁厂,简称“上钢十厂”。上钢十厂曾创造了热轧钢带、精密不锈钢带等多个“中国第一”称号。
钢厂曾坐落在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周边另有凯旋路冷轧带钢分厂、镇宁路钢管分厂、天山路热轧带钢分厂以及料场,总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员工有近6000人。
据了解,该雕塑作品便是取材于钢铁厂在1958年生产用的钢包,以及用于浇铸钢材的模具。相似的模具内,包含着不同钢锭的几何负形,犹如一枚枚充满希望的印章。大大小小的金属体块蕴含着钢铁铸造工业的力量感。同样,又像是一串足迹,从过去一路走来,铸造出一个个属于明天的梦想。
在《印迹》雕像的西侧,便是苏州河景观步廊,在你走进步道之前,一定会被另一座色彩缤纷的雕塑所吸引,这就是雕塑《变化》。
苏州河景观步廊
入口在长宁路芙蓉江路口,或从水城路长宁路口也可以进入。
1929年,天厨味精厂经理吴蕴初集资创办了天厨味精厂附属工厂,定名为“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于1930年10月正式投产,并成为当时中国具有相当规模的氯碱工厂。后经过合并,改名为“天原化工厂”(厂址在天山路500号)。2000年4月工厂搬迁,原址进行改建。
雕塑作品《变化》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劲松。雕塑取材于“化学”衍化聚变生成发展的寓意,以化学分子结构关系,生成为景观艺术作品,作品造型类似于“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状,以大的分子结构象征“电解槽”,小的分子结构体现电解吸附的化学反应关系,展现这片城市空间曾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荣耀。
雕塑身后便是天原河滨市民健身步道,这里有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之塔”、蜿蜒曲折的空中连廊、郁郁葱葱的植被……是一处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
站在“未来之塔”的高处,可以将苏州河的景色尽收眼底。
记者、摄影:张一帆
原标题:《趤趤马路 ‖ 苏州河畔长宁段的这些雕塑,背后竟有这么多的精彩故事……(记者、摄影:张一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