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任何一座城市里都会有城中村,城中村的规模也与城市的规模形成一定比例关系。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汉,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既有车水马龙的商圈,也有静寂寥寥的夜市,自然还少不了常见的城中村。武汉城区的城中村,规模有大有小,比如在汉口以北二环线和三环线区域里就有一座很特别的大型城中村,里面密集分布众多低矮建筑,内部道路四通八达,特色的涵洞连接几处路口,拥挤的氛围十分接地气,它就是华安里社区复兴五村。
武汉城区的城中村,在2012年以后经历过一次大规模拆迁改造,尤其武昌、洪山区域里,拆迁范围非常大,相对来说,汉口几个区的进展似乎放慢了。说起汉口区域的城中村,必然绕不开江汉区的华安里,而作为华安里中的村子之一,复兴五村又是重要门面。村子位于常青路常青二路上,周围环境以生活区为主工业区为辅,距离汉口火车站和园博园都很近,同时,由于常青高架桥的建成,来往市区和周边区域的交通畅通,极少出现诸如主城区里常见的大堵车状况。周边环境的衬托让复兴五村和华安里的存在显得极为另类,毕竟一进入村子的入口,就完全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从周边布局来看,复兴五村与之反差最大的还是公共道路和公共配套设施。比如说道路系统,东西横贯的常青二路穿复兴五村而过,虽然同是市政道路,但这条马路的状况实在一言难尽,对接常青路主路,在外围看着还是三五车道宽度,有城市的特点,可进了华安里大门后,道路一分为二,变成南北两条,几乎是擦着矮旧平房向西延伸,常年被密集人群和摊位占据,很难有“畅通”的概念。进一步来看,复兴五村周边的公共设施也极为缺乏,虽然北边接壤有常青公园,近在咫尺,可因为有铁路轨道的隔离,几乎难以抵达,要绕路或者走高架桥下,非常不便。
周边的公共设施少,本身的公共区域概念几乎没有,这也是所有城中村的“通病”。最西边接近长丰大道高架,待开发区域和村子的小路相差甚远,几乎没有人气,只能从最东边的常青路上进。由常青路到常青二路,下了高架桥(人行过街天桥)就是,常青二路上的颜值瞬间减半,妇产医院、小区广告牌,密集步行的人群,一看就是热点地区,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让人猜到内部的圈子,多是外地人聚居的典型。密集楼栋、低矮建筑,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地摊,骑着摩托车走过的临时工,可能所有城郊结合部都是如此颜值。
华安里社区到复兴五村,短短一段距离的小路,让人无限理解村子的状态。三五层楼的私房,挂满广告招牌,单间出租和夜来香公寓的字眼随处可见,霓虹灯闪烁,理发店和网咖的字眼一直在闪烁,背着包的年轻人,相互牵着手,这是复兴五村小路上随处可见的景致。与这个景致相依偎的是密密麻麻的出租房,沿着小路两边无限向西蔓延,电线杆和线路铺在外面,路面坑坑洼洼,沉淀出厚重的油腻黑色,这也是复兴五村里的真实状态。走在村子唯一的东西横贯马路上,视野之处,只有两排楼群挤出的一丝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所有城中村里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外人,但却有着一样的地标,它可以是招牌的副食店和餐馆,也可以是同样的地摊,还可以是一栋建筑,比如说火车路下的涵洞。走到复兴五村小路一半距离的时候,有火车轨道南北切开马路,在上方有一座涵洞,之所以是涵洞不是高架桥,就是因为当年建设的时候本没有考虑行人机动车的通行,只是按最低配建了一处排通的涵洞。复兴五村的“壮大”是意外,涵洞的成型难以改造,于是所有进出村子的人,骑着小电驴或步行,在涵洞前慢慢出入,小心翼翼。
涵洞的延长线两边建筑有护堤,上方挨着民房,下边地势渐低。远远望去,根据马路地势,低矮的涵洞容易被忽视,继续前进,慢慢走着,看到的涵洞有如地宫入口,突兀冒出来。涵洞地势非常低,里面光线极差,走一趟像穿越了地宫,在另一头出来,恍如隔世。由于涵洞高度设置,机动车难以穿过,步行和电瓶车成群,遇到大雨时节,里面积水,可能通行都成问题。走一圈涵洞,才发现复兴五村里的生存状态和城市四周完全不同。
生活在复兴五村,最大的群体是外来人口,聚集一处,他们也早就过了简单的生存诉求,而变为更好生活与发展的哲学里了。小编的一位大学同学在2016年的时候曾在复兴五村租住过一段时间,上下班在不远处的唐家墩万达广场,每天几站路,一路公交车的距离,看似轻松,实际上的辛酸估计只有自己体会。那种租住,常年置身密集建筑群里,看着脏乱差的基础设施,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信念,但这就是很多外地人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