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旅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龙蟠里九号,院后有一座小山。
南京是丘陵地貌,城里城外有许多这种平淡无奇的“小破山”,老四中人称之为菠萝山。其实,此山大有来历,其名为盋山。
▲盋山是清凉山东南一脉,现在被广州路、清凉山路、龙蟠里、虎踞路所围绕。
如今,盋山周边人烟稠密、道路拥挤,一派老旧城区景象。
然而,历史上盋山曾有亭台、庵庙、祠堂,是天下赏梅胜地。各朝代的文人骚客,也在这里留下过踪迹。
城区里的隐秘小山
隔着广州路,清凉山公园对面便是盋山。山不高,没几步就能爬上去。
山上荫天蔽日、杂草羁绊、野径依稀,没有游人侵扰,盋山呈现纯粹自然的状态,极其荒凉而又生机勃勃。
▲在车水马龙的广州路上,有这么座野山,反而是件不自然的事情。
盋山顶处很开阔,透过丛林能看到南京二十九中的操场、南京图书馆的家属宿舍以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一小角。
在飞速流转的时光中,古人诗文中所述的秀美景观早已荡然无存,盋山被不断繁衍的人口占领并改造。
▲山脚下、山坡缓处已建上了学校、机关、居民楼等。
因被建筑、护坡、围墙、道路等围拢起来,又没有合适的距离观察,所以盋山极易为人们忽视。
然而,当你真正“走进”这座山,一定能领略它往昔的无尽魅力。
穿越时光的文化名山
这座残缺的、其貌不扬的小山冈,历史或许要追溯到南京的建城史。
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回忆:“八十年代初期,我带着学生在盋山(菠萝山)顶上……发现六七枚人面瓦当……。”他将部分瓦当及砖文拓片,赠送给了当时在南京文物局工作的贺云翱。
▲苏金海老师发现的六朝砖与瓦当,现陈列于南京四中校史馆。
贺云翱老师寻找六朝石头城遗址数十年。据他研究,石头城范围为:鬼脸城、清凉山公园、国防园、以及龙蟠里一带,是个不规则图形。盋山山脊上有人工修筑的城垣遗存。
▲石头城遗址调查地点分布图。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曾经冈阜起伏、潭水静流、林茂草丰的盋山里,一座座优雅的江南园墅错落其间。
盋山周边,曾有颜真卿、方苞、魏源、袁枚等历代名流雅士踪迹,或赋闲散居,或放歌诗文。
▲盋山附近,留下了许多经久传颂的名人轶事、诗家华章。
1838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重臣陶澍,在盋山脚下建起了惜阴书院。
作为清末南京著名的八大书院之一,惜阴书院规模颇大,聘请名儒讲学,挑选优秀学生入学,培育了不少人才。
▲惜阴书院的名字,出自东晋名将陶侃的“大禹圣人,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
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书院,为盋山带来了更多辉煌时刻。
盋山脚下的传奇书院
追思同姓先贤陶侃,陶澍建起了惜阴书院,激励诸学子珍惜光阴。
清代学者顾云编写了一本《盋山志》,记载着盋山的形胜、祠庙、园墅、人物和艺文,也呈现了当年惜阴书院的情形。
据书中描述,院里有景陶堂、碧琅玕馆轩、藤香馆、陶澍飨堂、藏书楼、盋山精舍等建筑。墙边栽有数十百竿竹,花圃里月季吐芬。
▲《盋山志》详细记载了涉及盋山的人物和事件,是研究南京的重要文献。
陶澍建惜阴书院时,在周围栽了梅树百余株,使得龙蟠里成为南京城西赏梅佳处。夜寒时开花,月亮也似被花香所浸。
这些梅花,还触发了一篇著名文章的写作。龚自珍在《病梅馆记》写道:“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在龚自珍的时代里,南京龙蟠里的山冈上开满了梅花,如云似霞,画面太美。
▲《病梅馆记》表达了龚自珍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的先进思想。
惜阴书院有位著名的山长(注: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薛时雨,他是晚清著名文人和词作家,在惜阴书院开讲课徒,只要愿意学习的人,不论贫富、贵贱、老少,甚至有个盗贼都收下。
薛时雨有一位优秀学生叫张謇,南通人,投考惜阴书院时以第一名录取。后来,张謇成为晚清末代状元,弹劾过李鸿章,参与过戊戌变法,领袖过立宪运动,被称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
▲薛时雨在书院拥有很高的威望,主张经世致用,反对读死书。
到了光绪年间,来了一位两江总督端方。其人不拘小节,操办慈禧葬礼时带着杂志社的狗仔队抢头条,为此丢了直隶总督的职位。
1908年,端方在惜阴书院旧址开山平地修建藏书楼。藏书楼前后两进,高屋飞檐,雕花窗棂,基石台阶,青砖小瓦,被命名为“江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也是南京图书馆的前身之一。
从筹备、组织人员到采购图书,端方亲力亲为。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奏请清政府筹款7.3万元,将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全部收购。“八千卷楼”藏书至今还是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江南图书馆为外地读书人提供食宿方便,鲁迅、徐悲鸿等都曾在此住馆阅览。
1928年,馆长柳诒徵将藏书楼命名为“陶风楼”。陶风楼自建成后就是龙蟠里的标志性建筑,现存的楼是1962年照原样重建的。
▲陶风楼老照片。
光阴荏苒,走进惜阴书院,陶风楼已经修葺一新,辟为机关办公场所。
那些珍贵的善本适得其所,早被归入南京图书馆贮藏、研究。
如果不走进盋山,它永远只是城区里一座寂静的小山丘。
然而,数一数打这儿经过的历史名人,一位位鼎鼎大名、如雷贯耳,能够与他们前后际会、隔空相望,此生有幸。
希望你有机会也能来这里走一走。
作者 ‖ 李慧
编辑 ‖ echo
信息来源 ‖ 十八家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