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闯入湖居生活

旅游 中华旅游网 2021-02-23 15:26

原标题:“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闯入湖居生活

白居易游过西湖,依恋难舍,写下“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只一句便表述出喜爱游湖之人的流连心境,放诸千年皆准。于我,湖固然美丽,但湖边人的生活更真实有趣,也更具旅行魅力。

我与大学同学韩相约在国庆黄金周第三日的无锡。依照计划,我们直接开车去灵山,可到了那边已是黄昏,找了半小时旅店无果后,只好目睹一眼温暖祥和的大佛,从熙攘纷繁的商业街中撤出,前往网上刚搜到的距此十几公里的一家旅店。

黑夜匆匆来临,我们在车上相谈甚欢,聊近一年的状况和未来计划。不觉间已进入到一片脏乱的工业区,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韩相无奈道:“看来下次还得做好计划,不能没有目的。”我看着窗外也心情失落,却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吧,关键是我们聚聚比较重要。”

我们正惜叹此行不利时,导航仪让我们右转进入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镇,它像一条银河横贯在黑夜里,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不能形容。

我们找到旅店,它屹立街心,明煌夺目。且意外发现老板娘是我们的安徽老乡,顿时倍感亲切。可这旅店“表里不一”,房间甚是简陋,东西陈旧,霉味肆虐,连门锁也坏了。我与韩相相视一笑,调整心态苦中作乐,加上店家是老乡,便一边看着她鼓捣门锁,一边和她漫谈些老家的风俗人情。

折腾了大半日,我们终于要开始旅程。此地叫胡埭镇,拥太湖而建,规划整齐合理,商业区政务区住宅区的布局错落有致,它此时温暖明亮,真像一颗太湖明珠了。初秋夜晚,我与韩相徜徉在小镇街心,空气中氤氲着湖边独有的温润,街上宁静优雅,仿佛静寂澄澈的世外;车辆稀少,有三三两两安步的行人路过,有不时的人声车声风声在夜空响起;普通商肆均已关门,只有娱乐和美食场所依然灯火辉煌,四处的笑语欢声,空气中流动的音乐,美食散发的香味,又能让你真切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烟火。凡此种种,足见湖边人的闲适与享受。

这让我想到四川人。同样是因为水资源丰富而带来的物阜民丰,四川人跟无锡人一样,生活节奏慢得像薛之谦的情歌。比如,我经常看见四川的街边林荫道下,人们围着竹藤桌椅,消费10元一杯的绿茶,只为打牌聊天。生存和生活的本质区别在于,心与形谁为主导。心为形役是生存,形随心动是生活。

逛了半圈,我们去街角寻觅美食。路过好几个高大上的快餐店和火锅店,我们随意进了一家隐在深巷里的饭馆。店面不大,此时正值晚间用餐高峰也不繁忙,只有一桌客人。店门处,新鲜素菜列在展台一览无遗,水箱中的鱼虾游泳跳跃,老板热情洋溢,赶来为我们服务。老板一听我们是外地口音,就积极介绍起太湖三白,她说这三样吃的就是一个鲜,我家这些鱼虾都是在太湖当天捕来的,多为清蒸白灼,可最大程度保持食材的原味。“太湖三白”远近闻名,也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之一。我们俩被老板娘的热情感染,愉快接受她的意见,点了太湖三白中的二白:银鱼炒蛋和清蒸白鱼,再加上几例蔬菜,是为晚餐。

银鱼一直是水中珍品,又以太湖银鱼为尊。古代曾有诗云“春后银鱼霜下鲈”,表示银鱼和鲈鱼的精贵。盘中这银鱼,状如白玉,有些近乎透明,水嫩鲜美,无骨无刺,入口即化,混合裹着它的喷香炒蛋,金黄配雪白,颜色亮丽,味道软糯至极,不咸不油,甚至可以当作零食。我没有配饭,三下五除二就将它消灭。

再看这白鱼,据说1300多年前,太湖白鱼就被老百姓夸为无锡第一鱼,直至现在也没有人工养殖,都是太湖野生。白鱼个头较大,通体发亮,扁如纸张。不像其他地方的清蒸鱼辅以浓郁的佐料,这白鱼装饰很少,味道清香淡雅。鱼肉嫩如初雪,绵软润滑,尽是鲜美。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边的无锡人,一直都在享用着天然的湖鲜珍馐,着实令人欣羡。而各地最具风味的美食,有的扬名于高档酒楼,有的隐藏在路边小店。我们今日能无意间寻到美味,都是命运最好的指引。初来时所受的疲惫和不悦,顷刻消失在大快朵颐之中。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当然也是要去的。立在船头,万顷碧波荡漾,浩然辽阔,远处几粒渔舟成行,颇有孤帆远影之境。正是这片磅礴的水域,养育了湖里万千鱼虾,也养育了湖边世代的人。

不过游湖仿佛已成为一种陪衬,可有可无,因为昨夜我们无意闯入太湖边真实自然的小镇生活,品尝到美味,也体会到人情,已足够多。

倘若依竹而居是一种妙境,那依湖而居则是一种仙境。太湖广袤壮美又物产丰富,在文化旅游与物质供给层面都辐射周边。无锡人拥此太湖,古往今来岁月无虞平安喜乐。第二天各自返回,只一日时间,我们浅浅领略湖居生活的恬静美好,亦感到离去后的留恋。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