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很多人走出家门到附近的景点赏玩,旅游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迎来回暖。但安全事故偶有发生,令人担忧。
2月12日,贵州毕节一景区内“网红桥”发生断裂垮塌事故,造成3人擦伤。目前,该景点已关闭整改。
近年来,不少景区景点竞相投资开设诸如吊桥、蹦床、滑道、玻璃栈道等游乐设施项目,有些项目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人们纷纷“到此一游”。随之而来的安全事故近年也频频发生,这理应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祸患积于忽微。在尚未造成重大事故之前,某些景区总是以为安全问题是小事,管理不够上心。殊不知,生命不可重来,亡羊补牢很可能为时已晚。安全措施必须前置,尤其是节假日人流量较大的时期,景区更要强化管理,科学引导。既要注重对游乐设施的运行检查,也需预判客流量突然增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更不能缺失。景区近年新兴的游乐项目可谓五花八门,这些项目设施的产品、材料、设计、安装等是否符合标准,景区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达到应有要求,这需要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标准、强化监管检查力度。
此外,也要注意景区之外一些“网红”项目的安全保障问题。2月13日,湖北宜昌一座“网红桥”发生侧翻,多人掉落茶园,所幸无人员受伤。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称,该吊桥不是景区,是一公共休闲措施,对游客免费开放。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些“火了”的网红地,带来的是“多了”的“打卡人”,当地也应有“网感”,可借力打造旅游品牌,前提是保障安全,及时完善安全措施。
打造、运维网红地,路可以有很多条,但想要让“网红”变“长红”,安全始终是第一条!(央广网评论员 邓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