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国
因“乌台诗案”从天而降,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3)初贬谪黄州。通过“时复扁舟”一江之隔的武昌(时为荆湖北路鄂州武昌县,以下简称鄂州武昌),他十分幸运地见识了这里独特美妙的山水、厚重温情的人文。这些对东坡居士调适心境、快意创作给予了巨大帮助,因此使他爱上这座古城。苏大才子用花样翻新的“吃语诗”、“禽言诗”、“佛理诗”、“翻改诗”、“自度词”、“点化词”、“集句词”、“效体词”、“回文词”、“墨竹词”等方式来吟咏鄂州武昌,既体现了他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实力,又体现了他在鄂州武昌创作这些诗词时的轻松惬意、挥洒自如,更是他对这座古城倾情钟爱的艺术化表达。
吃语诗、回文词见证蜀中故旧流寓情
来到黄州20来天,苏轼就接待了一位满口蜀中乡音的“长而髯者”、从武昌车湖扁舟前来探访的王齐万。得知他是家乡眉山附近的嘉州犍为王蒙正之子,苏公立马想到此前其出任凤州司法的伯父苏涣,曾得到有皇亲国戚关系、时为凤州知州的王蒙正格外关照的往事。王齐万介绍了后来家道中落,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流寓鄂州武昌城和车湖刘郞洑的情况。从此,只要有可能苏轼就去武昌车湖刘郎洑走走,或者带着王家兄弟和在武昌、黄州结识的好友出去游游。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东坡和王齐万大哥王齐雄一起,陪同朋友游畅游武昌西山。在苏公当时所写《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中,首先对此行相关情况作了风趣描述:“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题一句云:玄鸿横号黄槲岘。九曲亭即吴王岘山,一山皆槲叶,其旁即元结陂湖(即抔湖)也,荷花极盛。因为对云:皓鹤下浴红荷湖。坐客皆笑,同请赋此诗。”
根据诗引描述的这次出游情形看,来到刚刚由苏轼牵头扩建修复的九曲亭,为了让同行友人游中有乐,苏公实际上做了两件密切关联、难中有趣的吟对、赋诗雅事。其起因是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曾有一楹联上句“玄鸿横号黄槲岘”,因其特殊答对要求而一直没有人能够吟对出严丝合缝、被人认可的下联。
原来,该联下句除了要满足楹联答对的一般规定外,还必须翻过三道难关。第一道关,必须按上联所用“吃语”来吟对。此联七字中间“鸿横号黄槲”五字为同一声母,首尾二字“玄”、“岘”是另外一个相同声母,所以读起来诘屈聱牙,被称为吃语联。第二道关,必须同吟武昌西山景物。这幅上联既写有武昌西山常常可见的鸿雁,还吟了九曲亭所在的吴王岘满山生长的槲树之叶。第三道关,联中每字必须跟上联 “玄(颜色)鸿(飞禽)横(方位)号(行为)黄(颜色)槲(植物)岘(物体)”的特定含义相对应。凡此种种,没有超乎寻常的语言技巧、诗词楹联写作基础、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对不出规范贴切的下联的。
因此见到这一上联,一行人先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后又不约而同地盯着苏大才子。偏偏苏东坡是个勇于挑战的人。他想起唐代隐居鄂州武昌的大诗人元结所写《抔湖铭并序》中,有“抔湖东抵抔樽,西侵退谷,北汇樊水,南涯郎亭。有菱有荷,有菰有蒲”的描述,便吟出下联“皓鹤下浴红荷湖”,不仅前后五字“皓鹤”、“红荷湖”与所对上联中间五字声母完全相同,而且联字特定含义与上联一一对应,所吟景物出自武昌西山九曲亭旁的抔湖。大家当即用捧腹大笑来认可,并被苏大文豪的惊人吟对水平所折服。
为了进一步让大家开怀同乐,苏大才子欣然接受一行人“同请赋此诗”的请求,口占一诗。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菱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影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
吃语诗又称结巴诗、拗口诗,或雅称同声诗、双声诗、同纽诗,多采用双声叠韵之法,虽然吟诵时拗碍口舌,但品味起来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外纪》评述苏东坡这首吃语诗时云:“古之口吃难言者,如周昌、韩非子、邓艾之徒,皆载史传。东坡此诗,亦缘是善谑耳。”这是说苏公还从历代口吃名贤身上获得灵感,由此既形成独特的“善谑”笑例,又从诗中透出自己于坷坎窘境中“犍耕躬稼”黄州古城东坡、“击剑赓歌”武昌大江两岸的情趣与追求。《冷斋诗话》、《漫叟诗话》均认为,苏公此诗可能是诗坛最早的七言口吃诗。
再来从苏轼此时贬谪戴罪黄州的大背景看这首吃语诗的创作,便可见证他的逆境胸襟和重视乡情友情的一面。苏公与流寓鄂州武昌的王家兄弟相交于彼此落难时。他这个饱学之士、乐观之人便在你来我往中因地制宜,着意营造轻松惬意、富有温情的环境气氛。通过“酒酣访古江之濆”等雅趣横生的活动,携友游乐人生,既以此宣泄落难困顿压抑心情,又不断增进乡情友情。
不仅如此,苏东坡还常常与王齐万兄弟“与君饮酒细论文”,相互吟诗填词,唱和往来不绝。元丰三年(1082)十一月,苏大文豪就填了《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赠给王齐万二哥王齐愈:
一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
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寻乘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
浅颦。
二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
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
笑郎。
三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
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
上楼。
四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隔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
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
不归。
回文诗词始见于北宋,是运用词序回环往复来写诗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趣味性非常强,并能显示作者学识水平和写诗填词能力。苏轼这四首回文词为同句反复,词的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字词完全相同,但顺序完全相反,且绘声绘色地分别吟咏春夏秋冬闺怨。
此后不久,王齐愈一口气填了回文方式跟苏词如出一辙的七首《菩萨蛮》,回赠苏公。其一是这样写的:“暑烦人困初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此词描写的文人夏日午时、月夜之趣,不就是几个蜀中故旧在武昌车湖刘郞洑的精彩瞬间吗?
从西山江之濆所对吃语联、所吟吃语诗,到车湖大江头的回文词往复,可清晰地看到,虽然这几个川西乡党“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在流寓武昌大江两岸的日子里,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诗文酬唱、惬意轻松的游乐中,心灵的默契,情趣的高雅。
从佛理诗到哲理诗的日臻成熟
苏轼在武昌西山还写了一首非常有意思的送行诗,表面看起来简短直白,但实际上寓含佛理释意。这首诗便是的《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王子立是苏轼学生、侄女婿王适的字。元丰四年(1081)三月他自筠州回徐州参加秋试,绕道到黄州看望苏公。
苏东坡在黄州一接到王子立,就马上安排一起过江上武昌西山。西山寺方丈特用菩萨泉泡茶,招待两位贵客。即将离开武昌西山寺时,苏公觉得王子立似乎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眼神里有依依不舍情愫,有渴求恩师对他这次重要应试再指点几句的期盼。东坡居士一眼看见刚饮过的菩萨泉,当即口占一首以此泉为题材、既有趣又富有深意的诗,送给这位得意弟子。
起句“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虽有他仍处在贬谪戴罪之中的自嘲调侃成份,但更是他在自己最亲近的学生面前,重新展现乐观幽默一面的表现。因为此时即使再穷,苏公也不会穷到真的要用一杯泉水来作为送行礼物。这是苏轼从贬谪戴罪抑郁苦闷心绪走出来后,写给侄女婿的一个表面像开幽默玩笑,实际寓含佛理深意的诗句。不仅如此,这两句诗还自然地通过菩萨泉切入佛境,引出后面带有浓浓佛理的“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这两句诗,来表达他写此诗的主旨。
“何处低头不见我”一语双关。按世俗眼光表面上看,东坡居士好像是让王子立不要过分难舍,不要过多惦记自己。其实此句由《楞严经》所载月光菩萨修禅入定,其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的佛事熔炼而成。这样,“不见我”指的是不见“月光菩萨”。另外就苏、王两人于菩萨泉旁告别的实情而言,诗中的“我”又是指代苏公本人。但无论对“不见我”做出怎样的解读,诗句都透露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即形质性的事相在这里被幻化消解,留下来的惟有清水般洁净的清净心性。这是东坡居士贬谪黄州后,来武昌西山体味净土宗“往生净土”、“心静佛就在心中”等理念所得到的感悟。
这首诗最后以“四方同此水中天”收束,巧妙通过嵌入“水天”二字,又切入《楞严经》“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的语义,并巧妙化用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的诗句,突出了此诗的佛理释意。东坡居士诗中的一个“同”字还表明,清净心的获得不仅自己能够做到,王子立同样也可以做到。以此暗示弟子,要以平常清净之心去对待即将来临的考试。辞虽曲婉,而意犹深、情愈浓,充分表现了苏东坡对晚辈王子立的真切关爱和期冀。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佛理诗。原来,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译经讲佛适当嵌入利用中国文学艺术内容及其表达方式,是其有效传播途径之一。由此衍生出佛理诗。东坡居士因生长于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眉山,这对他的诗文创作有潜移默化影响。在武昌西山,东坡居士对慧远大师发祥的净土宗非常投缘,通过“饮泉鉴面得真意”,佛学修为达到了较高境界。加上他又是一个善于创新立异、乐于兼收并蓄的人,因此在诗歌创作中或采摄佛经语汇、或简练佛经事状、或点化佛学义理入诗,大大提升了他的诗歌境界和层次。写作《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就是他进行这方面探索尝试的诗歌之一。清代大学者纪昀直接评价这首诗“竟是偈颂”。
还应该看到,东坡居士在佛理诗创作方面既是开拓探索先锋,又是受益者。特别是多次礼佛武昌西山寺后,将自己跟慧远大师隔空结缘,跟佛教净土宗理义结缘,大大促进了他在“佛理入诗”方面的探索实践。其中一个重大收获,就是由佛理诗延伸到哲理诗创作,使苏轼在这一领域也日臻成熟。其代表作便是东坡居士“量移汝州”途中,追随慧远足迹,从武昌西山寺辞行后来到庐山所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黄庭坚以“此老人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能吐此不传之妙哉”,来评价老师这首诗。
事实上慧远正是聆听他的老师、中国佛教“般若学”六大家之一的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后悟彻真谛,创立“净土宗”的。“般若”用俗语来阐释是指“智慧”。 如此说来,《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题西林壁》这两首闪耀智慧之光的佛理诗、哲理诗,正是融汇净土宗义理的真传之作。
禽言诗、自度词饱含对农夫渔父的悯恤情
从云端跌入谷底的苏轼,在黄州躬耕东坡使其接了地气,扁舟武昌又使他对江南水乡农人渔父的喜怒哀乐有了近距离感受。东坡居士谐趣的称自己为“识字耕田夫”, 因而更加知农、恤农、悯农。
“布谷!布谷!”是布谷鸟甜美的叫声。北宋武昌、黄州一带老百姓以“脱却破裤”作为布谷鸟鸣叫声的谐音。苏轼刚来时,对这一说法不是很理解。但一次鄂州武昌的亲身经历,一下子使坡公对此说法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认同。
有一天,苏东坡过江到武昌西山。因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西山寒溪都灌满了雨水。在这里恰遇一位挑空箩筐的农夫,穿着一条破裤子,连裤腿也未卷起来,就从溪水中蹚过去了,苏公甚是诧异。这时,旁边山上树林子里传来一阵阵“布谷!布谷!”的鸣叫声。这位挑空箩筐的农夫立即朝树林子吼骂起来:该死的瘟鸟,你也叫“脱却破裤”呀!苏东坡顿时感到好生奇怪,连忙上前问农夫:老乡,你晚起裤子蹚水,不就免得打湿衣服了吗?犹豫了一会,这位农夫当着他的面脱下裤子。苏公只见农夫臀部和大腿上到处伤痕累累。他问何故?农夫流着热泪诉说:因欠了东家租子,今天一早就送了一担谷去,还不够交租。东家发了脾气,我争执了几句,就被人脱了破裤,按在地上打了一顿。苏东坡方才明白这位农夫为何不卷裤子蹚水走,原来是怕冷水直接刺痛伤口。当然也有不想让人见到“催租瘢”的意思。
当日苏公一回到黄州,就将在武昌西山寒溪所见所闻情景,写成《脱却破裤》诗:
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
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读着苏大文豪这首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的禽言诗,其饱含悯恤武昌农人深情的诗句,除了让人对不挽裤腿蹚水、身有“催租瘢”的这位武昌农人产生深深同情之心外,还会使读者不由自主地对苏公这位悯恤农人的“识字耕田夫”,肃然起敬。
在写出这首禽言诗不久,苏轼还专门为江南武昌渔父创作了组词。这是因为,在大江两岸扁舟过往中,苏东坡还时不时麻烦附近渔父,用渔船帮其渡江。在黄州临皋亭江边,苏公经常有意无意近距离观察打量江中打鱼人劳作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武昌樊口潘生酒店里,少不了跟潘丙叔侄谈渔论诗。可以这样说,在黄州、武昌,苏公接触人数最多、观察最深入的群体之一,便是渔父。
随着观察、接触、交往的日益加深,苏东坡对鄂州武昌渔父们的感情也不断增进。一组酝酿已久的《渔父》词就此诞生:
一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二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
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三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四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这是苏轼首创的自度词。他把几年来自己住在黄州临皋亭里对江边渔父的细致观察,把他常常坐渔船过江的亲身经历,把跟樊口潘丙叔侄一起嘻戏饮酒时的感悟,通过渔父捕鱼时、闲暇中司空见惯的“饮”、“醉”、“醒”、“笑”四个瞬间,来进行艺术化的精彩呈现。
组词第一首写渔父用自己捕捞的鱼蟹与酒家换酒喝,彼此不多计较,喝多少算多少。第二首写渔父醉卧渔舟,任其东西,醒来醉酒还未完全消失,不知身在何处。第三首写渔父在落花飞絮中醒来,已是中午时分,醒复饮,饮复醉,醉复醒。第四首写渔父在风雨中与江鸥相伴,逍遥自在,奔波的骑马官人常常借渔船孤舟渡江。四首词既独立成篇,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运用描写、记叙、议论的相互结合,以及景、事、理融合的方法,生动地展示了渔父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情景,充满了古武昌这个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
从这组词里面可以看到,苏东坡因近距离接触观察渔父,进而结识捕鱼翁、感知打鱼人,直至跟他们融为一体,心灵相通,趣味相投,既产生十分特殊的情感,又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深刻变化。他在《答李端叔书》中说自己“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就是其见证。
因此,苏东坡这组词写的不仅仅是渔父,词里何尝没有他自己的影子啊?何尝不是寄托他贬谪戴罪中的所思所求呀!难怪后来在黄州写告别词《满庭芳》时,坡仙深情吟出“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鱼蓑”这一寄寓祝福鄂州武昌渔父的词句。
由点化词到翻改诗呈现谪迁心境变化
说起黄石西塞山,好多人不知道在苏轼贬谪黄州时,为古武昌县辖地;还有些人错把唐代诗人张志和吟诵太湖南缘西塞山的《渔歌子》,张冠李戴到大江之畔的这个西塞山上。恰恰是苏东坡在古武昌县这处名山要塞以点化词方式将张志和《渔歌子》推陈出新,创作出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使雄峙江南的这处胜景更富盛名。
关于磁湖出江口附近、散花洲江对岸的西塞山时为武昌县辖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就曾记载:“散花洲在(武昌)县东西塞山下。”《鄂州市志》明确记载,“明代,将西塞山划属大冶”。
坡仙这位喜游之人,来到黄州之前就对武昌西塞山这处名胜之地有所了解。刚刚贬到黄州80余天发生在这里的一件事,又加深了苏公对武昌西塞山的印象。
原来,元丰三年(1083)五月二十七日,护送哥哥家人前来的苏辙,刚到达武昌西塞山,就被大风大浪所阻,遂入磁湖暂避。苏轼得知后,由旅途不顺联想到兄弟俩仕途不顺,便写下《今年正月十四日与子由别于陈州,五月子由复至齐安,以诗迎之》这首诗,派人送给苏辙(字子由)。诗末以“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流露他此时的心情。
元丰六年(1083),也就是弟弟和家人避风磁湖的第四年,心绪慢慢平复的苏轼,在武昌友人陪同下乘船来到久负盛名的武昌西塞山江边,一齐登上西塞山顶,观山脚下“江曲连环”胜景,望眼前长江浩渺无涯,眺对江散花洲田野青翠,见江水回流处渔父撒网。在这一能够让人充分领略大自然无穷魅力和鄂州武昌厚重历史底蕴之地,苏东坡首先联想到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于湖州的《渔歌子》。于是在点化这首词的基础上,吟诵一首《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东坡这首点化词,巧妙地以“散花洲外片帆微”这一武昌西塞山才能见到的独特风景,来跟唐代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相区别。点化后的词句,不仅跟这一名山要塞周边景物完全契合,而且饱含苏大才子对此处胜景的盛赞。特别是结句“斜风细雨不须归”,除了表达自己无比喜爱这里外,还将四年前所写诗句寓含的落魄心态一扫而空。
由于跟武昌西塞山情有独钟,因此一年后接到宋神宗“量移汝州”御札、安排黄州武昌友人最后告别之地时,苏轼把它确定在西塞山。
元丰七年(1084)四月十四日上午,苏东坡和前来送行的武昌、黄州友人,分别乘船来到武昌西塞山江边,最后一次游览西塞山。一行人观景心潮澎湃,送别恋恋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开口。苏公为了缓和气氛,再在张志和词和自己一年前所填点化词基础上,吟出一首翻改诗: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这首《西塞风雨》以首句“斜风细雨到来时”,与头一年所吟《浣溪沙》词结句“斜风细雨不须归”相互衔接映衬。这就将词中美好景致、愉悦心情带来的“不须归”,跟诗中风雨依旧、前路难卜心境所产生的“我本无家何处归”,进行强烈对比。正是因为贬谪黄州、扁舟武昌这段特殊经历,让苏大文豪十分难得地跟武昌、黄州故交新友建立起深厚感情。此时眼前景物,正好与这段经历所产生的复杂情感相似:一边是风雨潇潇中的前路迷茫,一边是春意融融中的依依难舍。
接着苏公又将张志和《渔歌子》词中纯粹描述景物的“青箬笠”、“绿蓑衣”进行翻新拓展,吟出富有哲理诗意的“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既然武昌、黄州非得离开不可,那就让大江两岸朋友更加放心地跟自己告别吧!一个经历贬谪磨难、蛰伏洗礼、已非“故我”的东坡居士,将像“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那样,以“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的心态,更加坦然豁达地走向新的人生历程。
从苏公刚来时以诗迎接避风武昌磁湖的弟弟所写“早晚青山映黄发,相看万事一时休”,到一年前在武昌西塞山所填“斜风细雨不须归”,再到告别大江两岸友人所吟“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这使送行的友人深切地看到了苏轼由贬谪戴罪之初的抑郁落魄,逐渐以超然豪放胸襟走向人生功业巅峰的转变轨迹;又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作为山川地理绝妙、人文风情浓郁的鄂州武昌,对蛰伏蝶变、逆境升华的苏东坡所起到的慰藉助推作用。
(本文作者夏建国系鄂州市苏东坡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