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当无人机起飞后,高大的冰雪建筑渐渐变得渺小,整个世界宛如一个水晶沙盘;傍晚灯光点亮,辽阔的大地上仿佛绽放着朵朵色彩斑斓的冰花……不久前,25岁的冰城小伙王嘉熠拍摄的一组哈尔滨航拍照片,登上了上海《外滩画报》,被无数网友点赞。
这些照片引得南方网友赞叹的同时,也抚慰着很多今年无法返乡过年的哈尔滨人,这份“空投”的乡愁让大家感怀颇多,纷纷留言“好怀念家乡的冬天”“谢谢你记录下这一切”……
把“奢侈”礼物玩出名堂
航拍作品上过《新闻联播》
王嘉熠是哈尔滨人,刚从哈师大传媒学院研究生毕业。今年1月中旬,在冰雪大世界临时闭园的前几天,他买了张门票,冒着-20℃的严寒升起无人机,拍摄了一组景区的航拍照片。
聊起拍摄的初衷,王嘉熠有点儿羞涩,“我平时很喜欢航拍,想多拍些美丽的冰景发到网上,让更多没来过的人欣赏一下哈尔滨。没想到照片会这么受欢迎,在《外滩画报》发表后,有好多网友给我留言、发私信,还有在外漂泊的老乡跟我说,这些照片帮他们缓解了思乡之苦”。
冬天在冰天雪地里玩无人机摄影,自然免不了要吃些苦头,尤其今年冰城的气温格外低。王嘉熠感慨道,即使穿着最厚的户外保暖鞋,仍然手脚冰凉,“有时候连快门都要按不动了”。不过,让他庆幸的是,“现在无人机的电池升级了,前些年天冷电池不耐用,飞一段时间就要把它揣进怀里焐热。”
王嘉熠本科是学艺术的,虽然从未正式学过摄影,但他很早就开始接触无人机。2015年,他在山东读大一,第一次看到同学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时,既惊奇又羡慕,“真的感觉特别震撼,盼着自己也能有个无人机,拍点儿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大二那年,王嘉熠的母亲花8000元买了架新款无人机送给他。这笔钱对一个工薪家庭而言,不是小数目。好在这个“奢侈”的礼物,很快就被他玩出了名堂:2017年3月4日,《新闻联播》的最后一分钟播放了名为《春天的中国》航拍短片,其中十几秒的青岛美景,就是王嘉熠与同学金策在课余时间共同拍摄的。
带着无人机四处“打卡”
换个角度看家乡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每年冬天,王嘉熠都格外忙碌,他带着无人机“打卡”冰雪大世界、雪博会、索菲亚教堂、松花江畔等地,如同游客般一点点发掘着冬日的惊喜。
浮冰暗涌的江桥、凌晨两点并排作战的清雪车、熹微晨光中辛苦劳作的采冰人、江面上随寒冬一起定格的孤船、音乐公园微笑招手的胖雪人……跟随王嘉熠的镜头,从几百米的高空俯瞰,我们原本熟悉的城市似乎增添了电影画面般的迷人质感。
在所有冬景中,王嘉熠最喜欢用无人机拍摄封冻的江面。“很多人都是站在江边的台阶上看江面,白茫茫的一片,没什么惊艳之处。但如果从无人机的角度俯瞰,就会发现冰面上的纹理每年都不一样,感觉像是宇宙全息论所说的那样,很像是我们的指纹,或者一些皮具上的纹理,十分奇妙。”
除了记录冬日的哈尔滨,王嘉熠也很喜欢拍摄自己小时候居住的地方。他试图透过无人机的镜头,找寻渐渐远去的童年记忆。他偶尔会用无人机拍一拍小时候生活过的街区,比如爷爷奶奶住过的老道外,姥姥姥爷住过的江北船厂。时过境迁,城市变化很大,然而在他看来,镜头拉远了,记忆却仿佛拉近了,半空中依稀可见当年熟悉的街道,依然能感觉到那种浓重的烟火气,街边的小摊、门口聊家常的老邻居、骑自行车往来的人……
王嘉熠感慨道,无人机摄影带给他最大的转变是心胸和视角一起变得更加开阔了,“看到这么多美丽辽阔的画面,哪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
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家乡工作,记录更多家乡的美景。人们常说“近处无风景”,可在王嘉熠眼中,这座冰雪之城还有很多等待他用无人机发掘的独特魅力……
记者:周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