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去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有大小宫殿70多座,大小房间9000多间。这些宫殿、房间,绝大多数都规模庞大。鲜有人知的是,在这些宫殿、房间里面,还有一间面积只有4.8平方米书房,估计没有你家的厨房或者卫生间大。
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宫女、太监的房间,而是乾隆皇帝的书房。
这间书房叫三希堂。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它最初的名字是叫做“温室”,后来改为“三希堂”。为此,乾隆皇帝还亲笔题写了“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在匾额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怀抱观古今”,下联是“深心托豪素”,都是乾隆皇帝的墨宝。
为什么叫三希堂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来自于北宋儒家理学思想鼻祖周敦颐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勤奋努力,不断追求学问、见识上的进步。
一种说法,是三希堂里珍藏着三件稀世珍宝,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乾隆皇帝将它们珍藏于此,随时欣赏、把玩、揣摩。
乾隆皇帝对中原文化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所涉猎。乾隆皇帝爱好书法,从赵孟頫入手练字,写得一手圆润秀发的书法,他的墨迹不但见诸于宫廷之中,还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乾隆皇帝热衷于收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便是他收藏的名家书法代表作。
当然,三希堂里绝不仅仅只有《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宝。根据档案记载,截止于1750年,三希堂里已经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134人、墨迹340件、拓本495种。此外,还有不少制作精良、典雅的工艺品和文房器具。按照三希堂那点狭窄的面积来看,基本上是装得满满当当的,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私人书屋,他并没有将它锁起来不见天日,而是想办法让它变成一种公共文化产品。
1747年,乾隆皇帝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牵头,将三希堂里收藏的名家书法作品,择优选择,镌刻成一部《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乾隆皇帝将《三希堂法帖》精心拓印了几十部,将它们赠送给自己亲近的王公大臣,由此从深宫内廷流传出去。
时过境迁,随着朝代更迭,三希堂里珍藏的名家书法作品,特别是《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三件稀世珍宝,还完好无恙吧?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之一,全文4行,共28字,内容是有一年大雪初晴,王羲之心情愉快之余,给亲朋好友的一封信札。虽然只有28个字,却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被称为“天下法书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快雪时晴帖》一度在贵州安顺、江苏南京等地安家,1949年流到台湾,如今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是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之一,全文原为5行32字,后被割去2行,现仅存3行22字。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秋帖》辗转流入民间。1951年,国家花费重金将《中秋帖》收回来,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王珣的行书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写给亲友伯远的一通信札。王珣是东晋书法家王导的孙子、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书法水平非常高。在三希堂三件稀世珍宝中,《伯远帖》最先被带出三希堂。1911年,同治皇帝的瑜皇贵妃将《伯远帖》带出三希堂,收藏在自己居住的寿康宫。1924年,当末代皇帝溥仪离开故宫时,瑜皇贵妃也将《伯远帖》带出故宫,此后在民间流传。1950年,《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回来,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屈指一算,《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分开的日子已有110年。《中秋帖》《伯远帖》早已回家,只有《快雪时晴帖》还“流浪在外”。什么时候,《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能够重新在三希堂团圆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