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晓晓):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四年,也是他成为一名敦煌文保工作者的第29年。如何让古老的敦煌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苏伯民代表建议建立一个文物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文物保护工作。
提到敦煌,您会想到什么?是戈壁黄沙?是长河落日?是神秘的洞窟?还是壁画上如梦似幻的飞天?近些年,被誉为古丝绸路上璀璨明珠的敦煌,因“一带一路”倡议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体验独一无二的敦煌文化。面对“敦煌热”,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表示,如今的敦煌有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模式可供大家选择,“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敦煌,我们利用数字化资源,把敦煌的文物做成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然后存放到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让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全面的敦煌遗产各方面的内容和价值。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实体洞窟放到窟外,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让大家可以看到真实洞窟的一些形象。”
“人在家中坐,壁画手中看”——想要实现这样的参观体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更离不开几代敦煌人的接续奋斗。从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老一辈敦煌人,到现任院长赵声良、副院长苏伯民,他们为了敦煌石窟的研究保护,几十年如一日,清苦而孤独地守护着敦煌,在西部大漠奉献着青春与汗水。苏伯民也期待更多年轻人投身文物研究工作:“我是觉得从事一个行业,用所学的知识,用科技的方法去从事文物研究。你可以用手触摸到,亲眼接触到我们国家几千年留下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先民们用智慧、用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你研究它,然后去解读它,获取灵感、获取知识、获取能量、得到启发,是一个值得年轻人去认真从事的行业,也是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年度例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苏伯民带来了组建文保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期待能在国家层面更好地开展文物保护科研工作。苏伯民说:“希望在国家层面能够建立一个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因为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水平,可以说是支撑文物保护研究的基础,但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从事关于文物保护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想建议国家,依托敦煌或者某些已经有基础的科研单位,设立这样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也希望把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能够放在更加显要和突出的位置,从国家层面予以重点的保障和支持。”
众所周知,文物保护科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学科,它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来说更高,也更复杂,如何吸引并留住更多怀揣敦煌梦的优秀人才,也成为摆在敦煌文物保护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苏伯民说:“以前是80后,现在90后甚至00后的一些年轻人,有一部分名校毕业的学生愿意到我们这里来。但是还是有学生因为待遇、地域等等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愿意选择到条件更好的发达地区去工作。今年我们也准备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政策,比如说提高待遇,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来到院里工作。我们国家是个遗产大国,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话,自然而然我们国家文物保护技术的水平就会得到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