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云上启幕
据浙江省博物馆官微消息,3月8日,由浙博推出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国内32家博物馆的1000余件古代女性图像,通过数字化手段铺展古代丽人们的生活画卷。
据了解,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态浓意远”,以历史时间为线,选取从战国至明清历代女性图像代表作品,梳理不同时期女性图像的特点,并从中折射对应时代的社会风貌。第二单元“绣罗翠微”,通过古代绘画中描绘女性梳妆打扮题材的画作,揭开古代女性的“面纱”,从妆容、首饰、衣着等细节展现古代佳人的风采。第三单元“云幕椒房”,通过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追寻她们生活“足迹”,从室内的闺阁天地到户外的园林山川,透过活动空间的局限管窥其精神情感受到的束缚。第四单元“逝水流年”,从琴棋诗画的精神寄托、相夫教子的生活常态、女红劳作的生产图景全面展现古代女性的生活内容。第五单元“闺阁芳菲”,汇集散落在漫长历史与浩繁画卷中的女性画家及其画作,其中既有名媛闺秀、职业画家,也有青楼女子,展现了不同阶层女性画家的艺术成就。
展览为内核向外辐射,还延伸至1000余项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100余个国内外女性主题相关展览超链接、220余件相关文创产品,以及在线观众调查与互动。
据此次展览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介绍,展览在国际妇女节这天展出,既是对特殊节日的纪念,也希望以此引发更多对女性话题的关注与思考。展览透过古代女性故事的禁锢与自由,反思当代女性主义的困境与突围。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12条“漫步北京赏春花读建筑主题游”线路
法源寺的丁香诗会、大觉寺的古寺兰香、明城墙下的千株梅花、紫禁城的雪落梨花……又到一年春来时,北京即将迎来花香与诗意交融的季节,疫情好转之后的满园春色似乎更显珍贵。
为了让北京市民和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能了解到丰富专业的古建知识,聆听到妙趣横生的建筑故事,在品读建筑的同时,有一个如沐春风、心花怒放的好心情。北京市文旅局今天(3月8日)推出12条“花开的日子—漫步北京赏春花读建筑主题游”线路,以图文并茂攻略的形式,将赏春花与读建筑巧妙结合起来。在北京赏花,看的是花,读的是花丛后面的古老建筑,听的是跟花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是文化名人轶事。
“花开的日子-漫步北京赏春花读建筑主题游”线路,囊括了北京春天最美、最有代表性的迎春花、玉兰、桃花、梅花、樱花、丁香、海棠、杏花、梨花、郁金香、牡丹、梧桐,赏花线路或者目的地辐射到北海公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颐和园、潭柘寺、大觉寺、法源寺、戒台寺、天坛公园、宋庆龄故居、故宫文华殿和慈宁宫花园、居庸关长城、智化寺、南池子大街等北京标志性建筑或者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漫步北京”线路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年6月首次推出的文旅休闲品牌线路。此前共推出24条线,其中包含4条2021年新春特别线路。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项深刻反映首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高度现代化城市文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工程。将北京春暖花开和优秀古建串联起来,开发设计北京建筑旅游线路,是展示丰厚的首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形式。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美好的旅游方式一起来读懂北京城市建筑,共赏北京灿烂春光。
转自环球网、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