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贺兰山,土地贫瘠植被种类也不多,那为何自古以来这里总是兵家必争之地?贺兰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归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整个山脉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地西侧地势较为缓和,逐渐没入阿拉善高原,我们都可以俯视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贺兰山为石质山地。土地瓶颈,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植物种类也不多,无法满足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
马鹿、岩羊、绣线菊、榛子、忍冬长期啃食导致植被退化,草场也逐渐沙化。好在这个情况已经在一步步改善。之所以有塞上江南这个说法,以及银川平原的发展。都离不开贺兰山,因为山脉的存在最大程度削弱了西北冷空气,同时西南潮湿气流也难以西,进而腾格里沙漠也止步于此。还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贺兰山当地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充足、温差较小等特点。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有五个在贺兰山附近,分别是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在多方努力下,这个毛乌素沙地。很快就要彻底消失了。
如此的独特地理位置在古代,可以让西域防守线向西推进500公里。秦朝、西汉都曾和游牧匈奴反复争夺贺兰山。就因为这里决定着上千公里土地的得失,这还真不是夸张。贺兰山背后就是陕西,这可是秦朝首都所在地,陕西又不得不说800里秦川在农业时代,这里就是最繁华的地段。历史上西夏王朝,一度把贺兰山打造成了一个大冰库。开国皇帝李元昊不惜调集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驻守贺兰山,成吉思汗率领铁骑进攻西夏。先后发生五次战争,四岁意图攻克贺兰山,无数将士马革裹尸永眠贺兰山。
西夏王朝10代帝王9个陵墓在此,明朝自贺兰山西侧和北侧的达达再次和明军产生了斗争。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开始在宁夏北部大规模地修建长城,宁夏修建了总镇,千户所、屯包等一套完善,严密系统的军事防御系统,贺兰山和随地的明长城见证了达达和明军一180多年的刀光剑影,中国各个大山没有第二座向贺兰山这样一直处于战斗状态。贺兰山又称君山,这里发生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曾经这里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历史的变迁中上演了一次次农牧冲突交替控制、最终融合共生的局面。
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还是游牧民族的天堂。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霸占宁夏大地以及西北到土地的义渠戎后,一部分战败的部落逃亡北方。贺兰山也入了大秦帝国,不过当秦朝实现大一统的时候,匈奴短暂地占领了贺兰山。从古代到现代,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此地一来就是一辈子,异乡终究成了故乡。1272年马可波罗穿越贺兰山,看见了一种黑色能燃烧的石头也就是煤炭。1950年中国勘探队深入贺兰山区找煤矿,最终发现煤田有九层,矿区面积40多平方公里,储量大约15亿吨,以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机械强度,高化学性的特点,誉为煤炭之王。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宁夏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贺兰山大规模无序开采活动就此展开。然而最终给贺兰山本身留下的只有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当人类意识到对大自然的破坏过于严重的时候,又反过来开始保护当地生态平衡。其实除了煤炭贺兰山岩画更有价值。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激起强烈反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然而,不管世界怎么变,在中华大地矗立千年的贺兰山依旧从未改变,充满故事却又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