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代 张孝祥
一座博物馆,可以是什么样的?历史类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人文历史。灾害类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自然的冷酷无情。情感类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那么,你听说过水下博物馆吗?
位于墨西哥北部的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雕塑博物馆。一说起水下博物馆,许多人可能误以为类似海洋博物馆,但坎昆水下博物馆可不是这样,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完完全全设立在水下,只有持有潜水证的参观者才可以深入海底,窥见博物馆的样貌。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珊瑚水草和其他海洋生物,因此选用的雕塑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混凝土,将这些生态混凝土制作的雕塑放入海里,大量的海洋生物就可以附在这些雕塑的表面上。因此,等到这些雕塑在海里待的时间长了以后,雕塑表面就会有大量的海藻和珊瑚附着,一些微小的海洋动物,诸如小鱼小虾等等都可以在这些雕塑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曾经有一个传说,在圣经记载的大洪水之前,曾有一个海神波塞冬建立的国度,那就是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本来即将于埃及开战,可就在战争前夕,突然来了一场滔天的大洪水,亚特兰蒂斯就这样永远地沉入了海底,其城市环状分布,文明发达,建筑雄伟。
也许永远沉睡在海底的亚特兰蒂斯,也如目前的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一样,成为了海洋动物的生长生活之地,亚特兰蒂斯从一代雄国成为了一个水中幻境,曾经的梦中之国亚特兰蒂斯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目睹其盛况,但我们可以进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观赏现在的人类文明与自然生物是如何和谐共生。
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并不算很大,约420平方米,雕塑大多都是真人大小,四百多件的雕塑总重量约200吨。但是当人们潜入水下时,看到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奇迹,想必也会大为震惊。
当参观者佩戴全套的潜水设备深入海底时,参观者可以在海中光线的折射下欣赏每座雕塑不同的神态和色彩,鱼虾也穿梭在真人大小的雕塑之间,从参观者的身边游过,长长的水草珊瑚也为雕塑增添了沧海桑田之感,再加上水里特有的失重感,每位潜水参观的人都可以有一种由身到心的奇幻审美体验。曾经的亚特兰蒂斯或许在海底也有这番模样。
这座博物馆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虽然参观过程十分繁琐,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潜水经验,但来参观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人们竞相来访,就为了一睹人类的手工制作与大自然的天然雕饰融为一体。
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维纳斯的诞生》曾隐喻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也纳站立在一个巨大的蚌壳之上,众神前来迎接,天空下起花雨。艺术家们通过维纳斯从海洋诞生来隐喻艺术的诞生。而今,墨西哥建立一个水下的博物馆,雕塑了四百多件雕塑,艺术的雕塑与海洋的生物同属一方天地,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建立的本身就是一份艺术设计奇思。
但就是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博物馆也有一些争议,一些环保人士虽把建人工礁视作保护珊瑚的权宜之计,但是,也有一些环境专家认为,如果遇到大风暴,将沉入海底的雕塑卷的七零八落流失海底,反而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其实,大海何其之大,古代中国人认为:海洋是一个充满黑暗和不可知的恐怖地方。“海”这个字“从水从晦”。海,即是晦。晦,就是晦暗无光的意思。也有记载“海之言,晦昏无所睹。”
结语
所谓“无所睹”则表明不可知,人类面对宽广的海洋是不可知的。人在自然面前力量何其微弱,就算这些雕塑脱离了设立初衷在海洋里四处零落,对人类的影响恐怕比对海洋的影响大得多。可是这样一座堪称人间仙境的博物馆,到底能不能在时间长河中与大自然长长久久的和谐共生下去呢?
这样的情况,让人不禁想到曾经坠入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到底是顺应自然存在于海底,还是湮灭在历史长河里,于深海的寂静之处悄无声息地消失?这个问题只有时间才能带给人们答案。
参考资料: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代 张孝祥
《释名》汉朝 刘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