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行 探风情”是由方言诸城公众号与乔有山文化传媒公众号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史类栏目,旨在更好地传播诸城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地方文化、古迹名胜等。
经乔有山文化传媒授权, 自2020年12月29日 (第1期 )起,“诸城行 探风情”栏目对“诸城行”所撰写的文章于每周周二、周五进行发布。欢迎各位朋友予以关注!
作者简介
刘培珍,女,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峡山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齐鲁文学》《速读》《风筝都》《青海湖》《山东教育》《峡山文艺》《琅琊诗刊》等刊物上发表。
前言
2020年10月7日上午,我们在臧家沟村负责人褚仁志书记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相家沟(我们把皇华镇的相家沟也纳入此游览线路)、龙湾头、齐长城、森林公园、龙门口景区、大山等地。
携手秋风攀大山
刘培珍
大山,原名回头山,是泰山龙脉阻东海而回头。它海拔571米,是诸城第二高峰,在桃林386座众山中,为群龙之首。
远在几十里外的龙门口,就能望见它雄伟的身姿。三峰并立,阳刚雄健。尤其中间那峰,直立突兀,像擎天立柱直杵苍穹。
中午十二点许,我们到达大山北侧的山脚下。褚仁志老师说,大山尚未开发,没有现成路可走,问我们还爬不爬。已到山下,岂有不爬之理?我们跟随褚老师逶迤前行。
刚开始,还是轻松快乐的,我们边爬边领略着大山的容颜。一块巨石,一截断木,一面崖壁,几颗野果……都成为我们眼中拍照留念的好景致。我们还把爬山的过程,用照片和视频的形式“直播”给远方的朋友,分享着我们爬山的喜悦与自豪。此时的山谷,除了荡漾着欢声笑语,还回响着“风软景和煦,一项福林堂”“焚香扫地待诗成,一笑登山依杖”等应景诗句。我们的嬉笑声放浪山谷,山石不再清冷,草木浮动起灵光,整个山野因我们而生动妩媚起来。
越往上爬,越是难行。山势陡峭起来,荆棘更是猖獗,它们扯裤拽袖,阻止我们前行。我累得两腿发酸,心脏剧烈跳动,喘着粗气坐在山石上,山石似乎在不停地颤动。我担心没力气下山,打起了退堂鼓。同伴鼓励道:“有我们在,怕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男士们随声附和着,豪情万丈。顿时,一股雄奇的力量推拥着我往前走,劳累和畏惧统统抛在了身后谷涧中。
我们从荒草中捡断木为“拐杖”,相互鼓励,彼此帮助,逶迤的队伍像拧成的一股绳,缓缓向山顶移动。
大山主峰渐渐展现在面前。我们团结互助的力量,终于让大山低下了高昂的头,我们这才看清它的真面容。它气贯长虹,宛如一把长剑,直刺碧霄,大有君临天下向天歌的气势。
站在山峰远眺,已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远处,翠峰起伏连绵,如影如幻;近处,道道梯田似彩带飘于山间;山下,一湾湖水恰似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山间道路,好似条条白练,舞向山的另一边,直至消失在天边,白墙红瓦的农舍是它的舞者。桃林,好一个天上人间!
虽然距离山顶只有一步之遥,鉴于山势愈加奇崛,我们商议后决定:体力尚可的可以登顶,感到体力不支的不要再勉强攀登。
虽然我很想站在大山之巅对着广袤秀美的桃林大地喊:“大山,我来了!”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是选择了放弃。放弃貌似是一种失去,一种牺牲,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更是一种明智之举。根据自身体力,我们几个放弃了登顶的努力。最后成功登顶的是褚仁志、赵录甫、刘云、赵子祥、郑泽强等五人。
当我们听到了他们站在顶峰发出激荡山谷、气壮山河的高喊之声。也为之欢呼雀跃。登山不仅是力气的比拼,意志的较量,还是团结合作精神的体现。他们成功了,也是我们共同的光荣。
此次登山,虽未登顶,但仍有“手可摘星辰”“当楚见波涛”的那种天高地阔之豪迈!
(本文来源于乔有山文化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