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在种花家的我们来说,很难体会到小国在夹缝中左右逢源的艰辛,但与之相对的,小国由于人口很少,脱贫致富,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则更加容易。
比如咱们今天要说得太平洋岛国瑙鲁,这个小国面积仅有21.1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1万出头。它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仅比梵蒂冈和摩纳哥大。
由于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海岛风景,瑙鲁最初被冠以“天堂岛”的外号。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瑙鲁靠着“鸟粪”这一独特的资源,一跃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天堂岛”名副其实。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瑙鲁是其周边14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唯一的一处海岛。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太平洋候鸟别无选择,在长途跋涉中只能在这里落脚休息。
在上万年往来海鸟的光临下,瑙鲁岛上积满了鸟粪,最夸张的地方甚至垒到了10米厚。再加之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这些堆积的鸟粪便形成了储量丰富的磷酸盐。
1968年瑙鲁宣布独立,1970年便建立起磷酸盐工厂,开始大肆开采。因为开采成本极低,磷酸盐供不应求,瑙鲁政府赚钱的速度比印钱还快。
1975年,瑙鲁人均GDP便达到了37500美元,这是当年美国人均GDP的4.5倍左右,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大概相当于今天的85万人民币。
小国乍富,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瑙鲁国民是多么的春风得意。与此同时,他们的花式炫富手段也层出不穷。
瑙鲁通过一套“豪无人性”的福利制度,大踏步迈入了共产主义阶段。在这里,公民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一切公共设施都由政府买单。
政府出资建小别墅,一家发一座,只管去住,因为水电全免,一分钱不要。瑙鲁户均两辆车,而且都是进口豪车。
也别提什么医保政策,在瑙鲁没有这些东西,生病了有澳大利亚请来的专家免费看。如果在本岛上治不好,国家送你机票飞去澳大利亚看病。
提到飞机不得不延伸一下,因为这么一个小国,政府足足买了5架波音大客机,用于往返澳大利亚和美国。就算一趟只有俩乘客,人家也照飞不误。
瑙鲁还实施免费教育,只要你想上学,国家会一直供养你到不想上为止。不过这都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了,谁还愿意去上学?所以整个瑙鲁只有一个学校,一度混到只有一名老师和十个学生的地步。
当然了,瑙鲁人也不用工作,负责挖磷酸盐的都是雇来的外国劳工。本国人唯一的工作岗位,就是超过1500人的公务员。
那有人要问了,这啥活也不干,瑙鲁人平时都干嘛呢?
吃喝玩乐呗!在政府不差钱的补贴下,瑙鲁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的食物,价格十分低廉。瑙鲁人懒到啥程度呢,就这样一个太平洋岛国,吃海鲜居然还得从澳大利亚进口,你说够不够豪横的。
吃了睡,睡了吃,瑙鲁人一度把自己吃成了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男性肥胖率达到了惊人的97%,女性也有93%,富得流油可不是说说而已。
在这样醉生梦死的环境之下,隐藏着所有瑙鲁人都不敢面对的危机。
就像我国东北的衰落一样,瑙鲁的磷酸盐在这样剧烈的开采下,很快就难以为继。
刚建国时,瑙鲁磷酸盐的年开采量在150万吨左右,到90年代时降到了20万吨,如今连1万吨都没有了。
沉浸在暴富梦想中的瑙鲁人,这才惶恐不安地警醒,但却为时已晚,虚假的繁华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按照瑙鲁现在经济的下滑速度,用不了多少年,就得变成非洲赤贫国家的水平,只能靠着国际救援苟延残喘。
瑙鲁政府曾举全国之力,在澳大利亚买下一块土地,并盖了一栋52层的高楼,取名为“瑙鲁之家”,用作本国人民的最后退路。
不过因为欠债还不上,这栋楼已经被澳大利亚拍卖抵债了。
古有黄粱一梦,今有瑙鲁乍富还贫。没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拼搏,靠着外物维持的虚荣,迟早会被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