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白云区泉湖公园近千平方米的下湖区域的湖水已抽干,一台台挖掘机正在裸露的湖底进行清淤工作;另一边,逾11万平方米的上湖区域(泉湖主湖),湖水面积较一个月前有明显增加。水位观测点的数据显示,自2月20日泉湖生态恢复防渗及补水工程进场施工以来截至3月3日,泉湖水位已上升20.5厘米。
目前,白云区正在全力推进泉湖公园生态恢复防渗及补水工程,力争今年4月底完成防渗修复。
泉湖渗漏水量逐年递增
白云区泉湖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080亩,在天然山塘泉湖基础上提升改造而建。主湖水域面积逾11万平方米,库容量逾34万立方米,天然山泉龙泉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泉湖公园自2017年初开园以来,作为承载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的城市生态公园,迅速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然而,从去年开始就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泉湖水位在慢慢下降,去年底水位下降明显,不少热心市民还就该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
事实上,泉湖湖水流失、水位下降的情况,白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管理服务中心早在2018年对泉湖进行每日水位监测时就已经发现。园林管理服务中心从2018年起持续关注泉湖水位变化,设置水位观测点,建立水位变化台账,发现泉湖渗漏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对此,白云区立即行动,2018年至2020年期间,白云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泉湖生态恢复项目专题会,研究解决泉湖渗漏问题。一方面邀请地质水文领域相关专家,协助查找渗漏点及水位持续下降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寻找备用水源、临时补水等方式,保障泉湖公园的水体景观。
湖水渗漏原因查明
防渗方案获批通过
白云区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调查发现,泉湖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近年来泉湖周边建设工程项目较多,导致龙泉泉眼地下水流量减少,泉湖的补给水源大幅减少;二是2016年泉湖开挖拓展施工时未进行湖底处理,湖底有一定程度渗漏。枯水季节,补给水量小于渗漏水量时,湖面不断下降。“之前很多专家团队给出的方案大都是需要排干湖水,才能精确找到渗漏点。但这种方式会对泉湖水体微生物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求保护生态和解决问题两全的方案。”该负责人说。
在对多家专业团队给出的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后,白云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确定由白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聘请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查制定泉湖防渗方案。经过打孔勘测、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等程序,今年1月22日,泉湖防渗方案获批通过,由贵阳白云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泉湖生态恢复项目。
湖底防渗修复力争四月底完成
“由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地下结构较为复杂,只勘测到可能出现渗漏的范围在下湖及周边区域,但具体渗漏点不易精确评估。因此,方案计划以较为保守的方式,在不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围绕下湖已探明的堤坝渗漏点进行帷幕灌浆,使渗漏处形成一道防渗墙,阻绝渗漏。同时,采取边施工边监测分析的方式,继续寻找渗漏点后优化完善方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贵阳白云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杨信江说。
2月20日,泉湖公园生态恢复防渗及补水工程进场施工。“没想到,当天进场堵住上、下湖泄水口,次日发现上湖的水位不降反升了,这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了渗漏点范围,将主要漏水点锁定在下湖。目前,根据优化调整方案,我们将对下湖进行湖底清淤、防渗膜铺膜、粘土夯实、水生植物种植等,力争4月底完成修复。”杨信江说。
记者在泉湖出水口龙泉泉眼处看到,有两股细细的水源正流入泉湖。“现在正是枯水期,龙泉水源口出水量较小,每日出水量可使湖面自然上涨1至2厘米,经过第三方检测水质合格,从2月20日至3月3日,泉湖主湖水位已回升了20.5厘米。待4、5月进入丰水期后,湖水丰盈鱼翔浅底的泉湖或将重新出现在市民面前。我们还将力争今后枯水季节也能维持一定的水量。”白云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梁 婧编辑:李定林审校:陈 宁签发:张 可
【来源:贵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