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客栈:岁月流浪 】
一说起北京三里屯,恐怕是尽人皆知,无人不晓. 最新建起来的像刮胡子刀模样高高耸立的大酒店,一到夜晚它那通体鱼鳞般的玻璃幕外墙,一闪一闪地变换着五色灯光,极其吸引人的眼球.
坐落在地工体北路三里屯北侧的太古里商业建筑群与南侧的sohu商住建筑群,面对面的比着热闹, 简直就成为了京城地标式的娱乐休闲代名词,成为了京城年轻人以及外地来客的必去之地. 还有-----
要说这北京城的变化确实够大, 居家不出门或者少出门的京城百姓, 哪一天想出去溜溜,到街上一看,您都认不出哪儿是哪儿了,整个就是转向, 而这三里屯的变化就邪乎了!
我这从小在这片长大,后来又奔赴东北边疆开荒种地扛大枪,再后来又回到这一带的主儿, 体会起这一里一外的变化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从这三里屯的名字看,您立刻就会想到这是农村! 您想的还真没错, 早年间这儿就是农村, 就因为它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东,朝阳门往北东直门往南的居中之处, 为了方便官军以及百姓出入而开的个城墙口子叫做豁口的地方,往东的三里地的一片村落之处就名曰三里屯.
新中国建立不久的五十年代初,豁口之外三里屯不像朝阳门外管道大街,那东大桥地区比较热闹,这儿却依然如故的荒郊野外,农田耕地一片农村景象.
记得在小时候, 从兴建较早的中纺宿舍院往北走,就跟奔农村一个样. 得过一条小河沟上一道小土坡才能走到荒草丛生的三里屯.
那条小河其实就是现在的东大桥斜街北, 早年间北京城里的小河沟子很多,凡称作斜街的大多都是原来的古河道小河沟子.东大桥斜街就是这样的河沟子,直接流向东大桥下的河道里. 只是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密密麻麻的小河沟妨碍了人们的出行与相关建设,这些河沟子才逐渐地填平不见踪影.
东大桥斜街北,这条原来的河沟在夏天下雨有水的时候,一帮子小孩不知深浅的在里边洗澡, 整的跟个泥猴似的挺高兴. 后来填平了,河沟北面的庄稼地就盖起了红砖墙,起脊楼顶铺白水泥瓦的简易楼房. 工体北路三里屯马路南北两侧分别为三里屯北里或南里靠东则为三里屯东里.
从这片民用楼房盖起, 特别是西边作为北京十大建筑的北京工体以及东北方向的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建成开张, 三里屯一带的马路也跟着热乎多了,前前后后的人丁也就开始兴旺起来.
记得在1962年前后这一地域内于三里屯北侧建起了北使馆区,也就是三里屯使馆区; 同时在60~70年代前后基本完成了三里屯外交公寓群的建设,并逐渐发展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区域。
说起三里屯外交公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几个伙伴顺路往农业展览馆去玩,远远的看去,突然发现马路北边的空地有不少人在干活, 就跑过去看热闹. 那些干活的人在挖土沟, 好像是要垒院墙,将一大片地都给围住. 奇怪的是干活挖土的人都穿着一边一半不一样颜色的衣服特别显眼, 四周还站着警戒的解放军.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批较轻的劳改犯在参加劳动,表现得很是认真积极.
那个时候北京的建设干什么都挺快,时间不是很长, 那一片的院墙以及楼房都盖好了, 这才知道原来是为各国驻华使馆、 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各国新闻机构驻京代表处以及其家属人员提供的叫做外交公寓的地方. 在当时很少知道外国事,很少接触外国人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的确觉得挺新鲜,总觉得这大使馆挺神秘.
可是那高高的院墙,还有那满院子的树木,将并不高大的二层楼房遮挡的严严实实, 也就是在虚掩之下远远的看到那形态各异, 色调不一的建筑有些特别味道, 跟我们中国人自己住的那些中规中矩几乎都是方方长长的或灰色或暗红的平板楼房大不相同. 在那个什么都讲究统一的年代, 我们甚至在想怎么还有这样盖楼房的,但是却觉得怪好看的! 琢磨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大使馆里边看不到也就算了,大使馆外边总可以好好的瞧瞧吧? 让我们感到纳闷的是,怎么一到使馆区附近,就好像不是北京了的那种样子.
你就看吧,不管其他的地方什么样,使馆区外交公寓的四周及其马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早早晚晚,总是安安静静,干干净净;马路两边种植着一片片一排排的银杏树、柿子树和白杨树,院墙外错落有致地种植着海棠树以及修剪整齐的灌丛。 就连这个区域紧挨一起的亮马河到了这里,似乎也清亮透彻了许多哗哗啦啦的慢慢流淌,岸边的垂柳绿地也文雅地摇曳飘动,似乎在召唤着路人停下脚步歇息片刻.
三里屯这个驻进众多国家或地区使馆,机构,人员,家属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逐渐地成为了北京市民,全国民众乃至世界各地关注度极高的驻在交往的国际区域,它日后的发展与变化究竟能成个啥模样,反正是各界都给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