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坐过的藤椅
上图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左)向记者讲述藤椅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配图均为 刘栋杰 摄
3月2日虽然是工作日,但记者下午3点走进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这里仍是游人如织。
在馆内复原的焦裕禄生前办公室平房前,游客总会拿出手机,隔着窗户,借着昏暗的灯光拍上几张照片。照片的中心,往往是一把破旧的藤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它早已从原本的亮黄色褪成了棕黄色,椅子一侧扶手下方的大洞清晰可见。虽然“风采”不再,但这把藤椅的“地位”,却从未动摇过。
“这是纪念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二级文物。”站在藤椅背后,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将它的故事娓娓道来,“当年焦书记因为肝痛,伏案工作时常常会拿一个东西顶住肝部,时间久了就把椅子的右边顶出了一个大洞。时至今日,作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这把藤椅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董亚娜告诉记者,这把珍贵的藤椅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背后还有两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从丰收地区调来的干部看到当时兰考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就提出想装修一下县委领导干部办公室,连桌子、椅子都要换新的。焦裕禄知道后,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他还说:“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后来,这位干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这样,这把椅子躲过了被换掉的命运。
第二个故事则更具偶然性。焦裕禄去世后留下的东西并不多,连这把椅子也差点被丢掉。时任兰考县委新闻干事刘俊生怀着对焦书记的深厚感情,将这把藤椅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珍藏起来。“1965年,穆青等人到兰考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时,找到了刘俊生。穆青问他焦书记还有没有留下什么遗物,他说还有一把藤椅,就放在自己办公室的立柜上。后来,在纪念馆征集焦书记的遗物时,刘俊生将藤椅无偿捐献出来,这才使得大家能在今天一睹藤椅的真容。”董亚娜动情地说。
藤椅的故事背后,既有焦书记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也有兰考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50多年过去了,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而他坐过的那把藤椅仍静静地立在那里,成为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最好见证。记者 王绿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