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岩市的永定城区出发,我们沿着357国道马不停蹄赶往永定土楼景区。景区的所在地是洪坑镇,镇区各处分布着许多传统地道的客家土楼建筑。
自从2008年7月,福建永定土楼成功被列为“世界遗产”之后,2011年又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短短十几年间,许多当地人就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辉煌建筑遗产过活已经丰衣足食,他们靠着卖门票,当导游,以及开办游客食宿接待点,多数已发家致富。手里有了钱之后,有人选择主动移居到城市里,也有人选择继续守护着土楼的祖业。
到了土楼景区的门前,汽车不能继续再往里开了,大家换乘景区里的电瓶车继续向核心景区挺进。第一个正式的景点名叫庆云楼,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传统土楼。导游说这座楼建于1736年,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了。从外面看,庆云楼其实颜值不高,整体呈现黄泥色外观,一道窄小的木门隔绝了土楼内外一静一动两个世界。土楼房檐下间隔着留有射击孔或观察孔一样的小窗户,整体感觉庆云楼有点炮楼。
可能因为庆云楼的颜值有点低,所以楼里没有几个游客。不过,没有游客的打扰,楼里的住户想必过得会更舒服一些。与之仅仅一箭之遥的另一座土楼可谓是永定土楼里面的头牌明星——振成楼。从远处观看,振成楼的块头比庆云楼或者其他土楼都要粗大威武,外观明显也更新一些,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难怪它被称为“土楼王子”。
振成楼的历史应该并不久远,但地位可能在过去时这一带是最高的,因为只有它的门前留有一大片空场,而且在其左右两边还有相邻的两座副楼。用导游的话说,这叫“官帽”外形。我猜,过去振成楼起码也是当地乡绅或者官员的住处,左右两侧副楼疑似是佣人、家丁的住房。楼主平时可以利用土楼门前的空场,召开乡亲们开会宣讲。
走进振成楼,印证了我的推测。这座明星级土楼真实的年龄刚刚过百(建于1912年)没多少年,而其内部也给人以土洋结合的感觉,其中既能看到传统八卦建筑布局和装饰细节,也有古希腊风格的戏楼兼祠堂,甚至你还能感觉到几分江南园林的意思,整体感觉呈中西混搭风格。
导游说,振成楼的建造者是清末时期的秀才、国民政府时期的众议院议员林鸿超兄弟。林氏兄弟除了在政府担任要职之外,其实还是当时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这座中西合璧风格的土楼就是出自林氏兄弟的设计思路。
据说在古代时期,一座优质标准的客家土楼建筑,而整个施工过程可以更长达10到50年,清末民初时期,民智初开,作为客家人的林氏兄弟便对西洋流行文化和传统中式文化进行了无缝对接,以至于今天我们才能看到这座呈现着中西混搭风格的“土楼王子”。
在参观土楼的过程中,一些游客边走边讨论客家土楼的特点,甚至把自己也想象成了土楼里的住户——“倒找钱我也不住这里面”,“窝风不透气,潮湿还阴暗,不得风湿病才怪”,“这玩意就是中看不中用,失火根本救不了,就这么一个小门,想跑你都跑不了”,“门挨门、墙又那么薄,连隐私都没有”……景区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游客不友好的评论,虽然神情不自然,但还是坚持按照程序给大家做着详细的讲解。
这些狂喷土楼的游客或许是没有仔细听导游之前对土楼生活的讲解,或许是内心中自带对土楼的抵触情绪,所以主观评价都不高。仔细想想,闽西南地区仅仅永定和南靖两区县就有20000多座传统土楼,如果像游客评价那么不堪一用,为何宋末元初至今一直有那么多客家人生活在里面?
可能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从东晋开始,直到民国时期,因战争、人口膨胀和追求美好生活等原因,各朝各代都有较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在这场持续跨越一千六七百年历史的移民大潮中,成批的山西人,河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开始向东南沿海的山区各地聚集,他们自称为“客家人”。现存的福建土楼被称为“客家土楼”的原因,也是因为初代建造土楼者皆为南迁而来的北人,故名。
从宋末元初开始,大批客家人在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间建造圆形或方形土楼建筑,其目的主要是堡垒的居住形式能有效防御兵匪盗贼的袭击,同时还能防止山区野兽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这种建筑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沟通族人、亲友或邻里,达成团结繁荣的目的。聪明的古代客家人,以夯土、砂石、稻草、竹木的混合物堆砌成浑然一体的大型住宅体,人们日常劳作生产,同出同入,其乐融融。
我们在土楼景区请了一位私导——金花,据说她是客家人的媳妇,正宗的闽南人,嫁过来以后一直住在土楼里。问起土楼里的舒适度和方便性如何?金花表示,自从嫁进土楼以后,并无感觉不方便,觉得这种传统土楼的通风采光较漳州老家那边的房子差不多少,但土楼有冬暖夏凉的特性,总体来说住得蛮习惯的。但最后她也补充说,我说的只是我的感受,一个南方人的感受不能代表所有人,尤其是你们北方人,至于你们的真实感受可能只有住下来自己体验之后才知道。不知,各位朋友是否参观过福建土楼?感觉如何?有没有过在土楼里居住的特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