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消费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大部分景区的痛点。前几年,国家为了刺激消费,平息游客的不满,要求全国景区门票统一降价。景区若是还想在门票营收上做文章,显然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此路不通。而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规划建设的二消项目,如实景演出、网红桥、玻璃栈道、悬崖秋千、儿童乐园等等,本计划为景区营收锦上添花,但却往往事与愿违。
这些项目吸引不了规模性的游客,往往建成后在本地游客中火一阵子,外地游客吸引不来,本地游客又玩腻了,收入上不来,不温不火。时间一长,设备老化,运营维护成本反而却在逐年增长,生命周期不会超过5年,几年营收根本支撑不了千万级的投资回报和营运成本。究其原因是很多景区前期规划时,往往忽视后期营运盲目上马,更有景区互相模仿,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形成了上马即落伍的尴尬境地。
据旅游专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国内大部分景区二消仅占总收入的10%,而国外许多景区二消收入占比达60%以上,巨大的差异说明了我们国内二消市场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尤其是2020疫情爆发以来,旅游行业一下子掉进了“冰窟”,游客大幅减少,景区收入下降,甚者入不敷出,严重亏损,过惯了好日子的景区顿感寒风瑟瑟、食不饱腹,整个旅游行业都是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在疫情防控延续至今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吸引游客到来?游客来了,有没有办法提升单人次消费或二次消费的转化率呢?我们花费巨额营销费用把游客引流到景区,如果仅仅只是购一张门票观观光、赏赏景,二消项目不体验、也不消费,对景区来说,那就真是一种严重浪费,也是一种巨大损失。这些问题如山一般,一直沉重的压在景区领导们的心头。
未来景区要想创造更多收入,势必要在二次消费上想办法。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借助合适的营销工具,善于把握热点借势营销,学会借用最新的科技数字化运营工具,来拉动二消项目消费,想方设法把营收提上来;另一方面,在新立二消项目的选择上,是极其考验营运团队的智慧,需要综合多个行业和多个游客群体的喜好,并考虑整个社会文化流行的趋势后,才能做出好的项目,形成投资收益的正比。
景区二消项目市场需要长远规划,深度挖掘、精心培育、耐心耕耘,才能获得长期持续的稳定收益。建议可以投资额小于百万元、甚至是十万级以内的小型娱乐项目,如共享租赁类交通设施、网红游乐智能化设备等等,这些小项目更具有灵活性,投资收益回本快,迭代成本更小。相信随着我们营销策略及新数字化工具的调整优化,二消项目收入必会有所增长,解决当前很多景区面临的窘境。当然,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轮调整思考的过程中,清楚了二消项目的潜力空间在哪,明白了二消项目的未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