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宗祠坐落于天柱县邦洞街道上高野村。郑氏宗亲在这里学政策,传祖训,树家风。该族人才辈出,每年考取大学的学子达400余人。郑氏宗祠也被村民、宗亲视为瑰宝。
近年来,郑氏宗亲立足村中日月古桥、清朝石桅子、田园风光等人文与自然资源,谋划乡村振兴。“郑氏宗祠”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下迎来发光发亮的时刻。2019年10月16日,高野乡亲联谊会牵头举办重修郑氏宗祠动员大会,族人出钱出力,重修郑氏宗祠,成功筹集了70多万元修缮资金。郑氏宗祠经过历时一年的修葺,焕然一新,成为邦洞街道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文化熏陶英才辈出
郑氏宗祠始建于光绪1896年,距今约125年的历史,为该族十六世孙郑祖读、郑祖培率族众所建。
该祠宗祠文化极为厚重。宗祠左右联:荥阳发迹分鼎山东福建江西皆故里,玉屏生枝伶仃晃贡贵州天柱又老乡。宗祠石门联:宗功祖德深裕后,桂馥兰馨汇光前。
100多年来,郑氏宗亲在宗祠里唱戏,唱的《岳母刺字》《罗通扫北》《大破天门阵》,演的《包公断案》《海瑞罢官》《廉吏于成龙》,从正月初一唱到正月十五,教诲子孙奋发图强,精忠报国。告诫族人,清正廉洁,无私无畏。
受宗祠文化的影响,郑氏族人勤耕苦读,班班辈辈都涌现出许多为国服务为民效劳的国家工作人员。
集资修祠一呼百应
历经近100多年风吹雨打,郑氏宗祠曾培育俊才无数,但也在如梭岁月中变得残破老旧。据高野乡亲联谊会会长郑茂澄介绍,受经济条件影响,郑氏宗祠自建立以来从未维修过。祠堂内的木房被火焚毁,砖墙几乎垮塌,仅存5米长断垣残壁和宗祠大门,重修宗祠势在必行。
“宗祠不仅是郑氏族人的文化瑰宝,也是高野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资源,重修郑氏宗祠有利于高野村和郑氏族人发展旅游。”作为高野村在外创业的郑氏族人,郑桂淮对重修郑氏宗祠有更深一层的想法。
但重修郑氏宗祠需要不少的资金。做过建筑工程的行家说重修郑氏宗祠需要资金100多万元。这个数字对于仅仅有100多户的高野郑氏族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紧要关头,郑氏各地族人挺身而出。
“我和高野的几个族人把想重修宗祠的想法告诉了三穗、剑河、镇远等地的宗亲,大家热烈赞同,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族人郑茂松谈到,族人很快成立高野乡亲联谊会,成立了郑氏宗祠修缮小组。 集资倡议书发出后,湖北宣恩、湖南新晃、铜仁万山等地的族人纷纷捐款,雷山、榕江、丹寨等地的宗亲慷慨解囊,目前已成功筹集了70多万元。
宗祠修成山村振兴
“重修后的郑氏宗祠,将成为高野村的又一文化旅游景点。郑桂淮说,高野素有“自然风光看八景,人文资源看宗祠”的说法,作为郑氏宗祠,高野村至今保留着很多与郑氏宗祠同一朝代修建而成的相关建筑。
比如位于高野村寨中的一对石桅子,一块石桅子重约百斤,高约1米,厚约5寸,宽约1尺,厚重沉稳。上部呈斧头状,下部深扎入泥。上部有一方口,用于横置方木,固定旗杆。下部有一圆孔,用于置放圆木,便于升旗降旗。据说清朝时期,郑家出了一位武状元,寨门树旗,旗帜飘扬,进寨官宦,见旗如见人,文官要下轿武官下马,方能进寨。村民视石桅子为镇寨之宝,保存至今。寨门口的溪流上现存石拱桥两座,一座日桥,一座月桥。两桥相距百米,均为方石砌成,桥拱距水面约1米,跨度约2米,小巧玲珑,被村民誉为“珍珠桥”“日月桥”。有诗赞之:桥名裕后并光前,荣盛发祥久愈坚;往来履坦通衢远,泰阶从此诞登先。
此外,还有飞山庙、回龙寺遗址和龙泉井等。“全县范围内,像高野村这样拥有如此多古建筑的村并不多,这是高野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好的资源。”郑桂淮说。
让人振奋的是,在上高野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郑氏族人都非常支持。除了重修郑氏宗祠外,在修桥、修路等工程中,族人都鼎力支持。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已经把水电路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我们将继续深挖与宗祠相关的资源,讲好‘郑家故事’。在旅客的‘吃’‘住’等方面发力,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有人气的乡村振兴。”郑桂淮说。
来源:黔东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