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顺应中国游客新需求的各种旅游新产品快速涌现,“下一代”旅游产品已初见端倪。
文│余子健、陈洸、沈思文(Steve Saxon)、威尔·恩格(Will Enger)等 插画│刘俊
由于中国与国外疫情调控的“落差”,2021年中国人出行将以“国内游”为主,中国游客将继续“向内看”。
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国内旅游市场2020年第四季度恢复度达80%以上(包括国内的酒店、航空、铁路运营等),而出境游仍处于“休眠期”。可以预见,2021年中国游客及其旅行消费将集中在国内,“国内游” 也将成为旅游行业短期内的主要增长点。
在此大背景下,户外项目和免税店消费又是2020年以来最大的增长亮点。
滑雪、潜水等过去往往要去境外体验的户外项目,目前在中国国内的渗透率逐步增加。去年冬季,黑龙江、新疆等地的滑雪场爆满,冰雪旅游产品订单额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4%和23%。在南方的广州、成都、重庆,室内滑雪场也广受家庭型消费者欢迎。
去年“五一”假期,海南热门潜水培训点档期早早预约满员。下半年,在某主要线上旅行社预订潜水考证和相关产品的人数增长近4倍,商家正在着力开发推广国内小众“潜点”。
其次,国内免税店消费出现“井喷”。
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从2019年的144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327亿元,涨幅达到127%。
旅游服务商的竞争关键点,则在于为中国游客国内游推出“量身定制”的产品。比如,中国滑雪者中初学者比例明显较高,于是适合初级玩家的配套设施和产品套餐纷纷出台。
疫情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旅游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在数字化运营方面,旅游业作为服务密集型行业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多家海内外景区和景点已通过VR技术和在线直播平台提供“云旅游”,游客在家就能通过App实现深度游览。
为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某些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在旗下多家酒店强化“无接触服务”,在自助入住、送餐送物、零秒退房、会员远程入住办理等环节使用智能设备,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和客人在公共区域的逗留时间。
旅游营销方面,“直播+网红带货”的模式也从2020年起逐步兴起。
“00后”藏族少年丁真成为网络“顶流”后,他的家乡四川甘孜理塘也成功被带红,搜索量一夜之间爆增。理塘和甘孜政府也顺势将丁真打造成为“旅游IP”,进一步推出系列旅游宣传活动。
疫情之下,顺应中国游客新需求的各种旅游新产品也在快速涌现,“下一代”旅游产品已初见端倪。比如以租车、房车、露营、小型定制团为代表的更为私密的旅行方式,短期且高频的城市周边短途游等旅行形式,以及边陲和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深度游热度都不断增加。
这些趋势,预示着下一代旅游产品的发展方向。
(作者供职于麦肯锡公司)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