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以北呈圆弧形,以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年间改建成今天这一辉煌壮观的建筑群。
昔日每逢农历的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皇帝便亲临天坛举行大祭活动。天坛面积辽阔,约为紫禁城的四倍。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从南至北,有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等主要建筑。
园内遍布数百年的参天古柏,树木葱郁,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壮观。
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神乐署
神乐署是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斋宫斋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
双环亭
双环亭是国内古建仅存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
乾隆(一七四一年)为其母贺五十大寿所建。一九七五年从中南海迁建于此。七星石七星石为七大一小共八块镇石。
明嘉靖年间按北斗七星排列设置七块镇石。祈吉祥安康。清乾隆皇帝诏令在七星石东北方增置一略小镇石,据说是江山一统、华夏一家或不忘祖籍之意。
祭天及供奉祭祀神位、存放祭祀神牌之所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
台上对空而祭,称之为“露祭”。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分上、中、下三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皇帝是天子,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无上权威。
燔柴炉
燔柴炉 用绿琉璃瓦砖砌筑,有三面九级台阶。祭天大典开始时,先将一只刳净牛犊置于柴炉上,掌燎官点燃燔柴炉,以通达天神,称『燔柴迎地神』。
每年冬至皇帝祭天大典时,在圜丘坛上设正位、配位、从位共七幄,即七组神位。上坛共有九环,每环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的倍数。中层坛从第十环开始,下层坛从第十九环开始,三层坛共有378个“九”,合计用扇面石3402块。
顶层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做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著的回音。
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有正殿、配殿、围垣及券门等建筑。
皇穹宇正殿内正面供奉“皇天上帝”的神牌,东、西两侧供奉皇帝祖先牌位。正殿外两侧,各有东、西配殿,西配殿为方形,是平时供奉日、月、星、辰、云、雨、雷、风诸神牌位的地方。
三音石大殿
三音石大殿须弥座前三块石板即是,立于第三块石板向殿内发声,能听到三次回声。
皇穹宇单檐攒尖顶回音壁皇穹宇的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反射良好,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只要两个人分别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向北说话,声波会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祈谷坛
祈年殿皇帝举行祈谷大典的场所祈谷坛是皇帝每年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祈谷坛上为祈年殿。
祈年殿,又称祈谷殿,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高38米,是天坛的主体建筑。
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
丹陛桥丹陛桥又叫『海墁大道』。
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南低北高。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宽广甬路。
丹陛桥中间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状,为天帝神灵行经之『神道』。
神道左为皇帝走的『御道』,右为王公大臣走的『王道』。
琉璃瓦的等级清代对不同等级的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有严格的规定。
黄琉璃瓦:用于帝王宫殿、陵庙,如北京故宫,明十三陵等。
绿琉璃瓦:用于王府。
青琉璃瓦:用于祭祀建筑,如天坛祈年殿,屋顶即为纯青琉璃瓦。
黑琉璃瓦、紫琉璃瓦:多用于帝王园林中的亭台楼榭。
祈年殿重檐攒尖顶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年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古稀门行祈谷大礼时,为免近七十岁的乾隆帝劳顿,在皇乾殿旁开一小门,专供皇帝出入。
皇乾殿单檐庑殿顶建于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年),又叫祈谷坛寝宫,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皇天上帝)、配位(皇帝祖先)神版的场所。
天坛祈祷~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道庙祈祷~是为了神灵的给与庇护。
自己祈祷~是为了心灵的向往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