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应志刚
走过江南的雨季, 阳光游走,种下一处处的温暖,清风抚慰着脸颊,也抚慰着乡愁。
芦荡的三月,正是油菜花开时节。一簇簇菜花,仿似金色的玉带,缠绕阡陌小径、农舍池塘。
春花夭夭,绿水盈盈,湛蓝的天,每一寸都是晴空。取一点鹅黄,捏一丝新绿,借一缕桃红,修饰我的梦。
吃大闸蟹的季节来过芦荡村,这里出产的清水大闸蟹,脂满膏肥。
尝过农家的美味,品过枝头高挂的柿子,钓过沟池肥美的大板鲫,听当家的阿嫂说,芦荡的春天更美。
与朋友相约三月菜花。果然春风不负我,十里暗香柳如云,人间已是芳菲天。
临着沙家浜景区,这里遍布鱼塘蟹池,家家户户养殖水产,芦荡的油菜花几乎没有成片的。
偶见一簇花开绚烂,毕竟隔着一道道围塘的篱笆,想要近前却不得。
若是你懊恼就此别过,这芦荡怕是白来了。
芦荡的菜花需要远观,站在高处,围塘畔、小径旁、农舍的房前屋后,一丛丛点缀,更契合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笔下之意。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步入村庄,一栋栋整洁靓丽的农舍沿着宽阔的道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白墙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景,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依着墙院,勤劳的庄稼人总不忘开垦几畦菜圃。青菜依旧抽薹,蚕豆花从紫色的花柄里探出黑白相杂的脑袋,总令人忍不住想去找找叶丛里的那只“小耳朵”。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村中央的阿庆茶馆,成了村民闲聚、游客休憩的好去处。
抗战时期,在“新江抗”水乡行动中,芦荡村不仅是秘密联络点,更是伤病员的休养地,
至今,村中央还保存着当年新四军伤员养伤的旧屋。
在千村美居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沙家浜镇深挖红色内涵,在原址重建了“阿庆茶馆”,村民们拿出自家闲置的旧柜子、旧书桌、石凳、水缸,重新摆布一番,点缀在茶馆的每个角落,还原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留得住乡愁,才能聚得了人气。
近日,沙家浜镇芦荡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2021年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成为全省13个试点之一,也是苏州市唯一试点。
芦荡村是革命戏剧《沙家浜》背后真实故事的重要发生地。1939年5月,新四军老六团在团长叶飞率领下东进来到该地区,与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胜利会师。
从此,该村成为新四军前进袭敌、后移休整的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