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自然景观多样,人文景观亦多殊丽。独具特色的悬空古建已成为当今著名的旅游项目。笔者依托多年现地考察及相关资料,对宁武县境内多种悬空古建作粗浅的历史探索,寄望于对家乡旅游业有所补益。
宁武悬空古建探微(一)
王树森
宁武县涔山乡位于管涔山腹地,距宁武县城35公里,距汾源灵沼约8公里。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凉爽,汾河的一条远源支流从大山流出。此地景色怡人,清代《宁武府志》誉其“最为胜地”。这里是管涔山旅游区开拓发掘,并已综合开发的新的游览热点。
在这个令人神往陶醉的大山沟中,到处充满着独具特色的景物和扑朔迷离的传说:第四纪冰川的典型遗迹——万年冰洞,和神秘的天然地火共处共存;悬空民居——悬空村落——悬崖栈道——悬棺葬群——悬空古寺,南国的民俗却在北国再现。一个“悬”字,珠联着人间、冥国,直至天庭仙界。涔山风景区,可谓这一切之集大成者!
水与火的不容,冰冻与高热的对立,北风与南俗的差异,人、鬼、神和儒、释、道的界殊派别,在这里不仅似有若无,兼容并蓄;而且长相厮守,和睦共处。本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景区的奇幻风光景物。且溯古论今,述其源流;旁征博引国际国内当代科研成果,摄取最新信息,旨在揭开涔山的神秘面纱,饷读者以有益之收获启示。
第一章 涔山悬空寺
在宁武县涔山乡张家崖村所在的一条幽深山沟中,位于该村村西约1公里处的绝壁上,凌空托出一座精巧绝伦的古寺建筑——悬空寺。这是山西境内发现的又一处悬空古建。
除了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的福庆寺、云南省昆明市西南的三清阁,以及我省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宁武涔山悬空寺又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悬空古建。
悬空寺:本名金安寺。原建于明末清初。在悬崖半腰以木桩支护,撑托起凌空欲飞的双层殿宇,内供释、道、儒三教圣相。经连通的石阶和木梯可通达。寺之左右侧均有栈道,一侧通往山外;另一侧经悬棺葬群,通往大山深处。建筑奇巧,结构严谨,殊为奇观。(王树森1980年摄)
第一节 建筑风格
涔山悬空寺本名金安寺。寺址建在距地面约20米处的半山石崖中腰,坐北向南,北偏西20度。寺之主体背倚石壁,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依山凿屋基,就岩起梵宫,鬼斧神工,凌空欲飞。寺前山谷中,有溪水潺流,寺前后大山巍峨,密林掩蔽。阴天有白云自谷中涌出,环寺缭绕;晴天风和日丽,山明水秀。其缥渺悬化,出神入画的境界,天然地富有无穷的神奇风韵。
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建研究专家柴泽俊和南世薰两位先生,曾分别对涔山悬空寺进行现地考察,认为该寺背有靠山,前有案山,远有朝山,左右两侧,岩崖环护,如青龙白虎;寺前谷中有清溪环崖畅流;其建筑风格,完全符合我国古代的建筑选地择基之规则。支撑寺庙主体的木材以岩为基,裸露于空,则使该寺在我国现有悬空古建中,具有典型模式的价值。
登临涔山悬空寺,须踏石阶,援木梯而上。经石壁栈道,过石洞,迎面有小影壁一面,上绘阴阳八卦图案。绕过影壁,即是悬空寺的前木板廊道。廊道向寺前伸出1.65米, 前有木杆望栏环护,游人可抚栏观赏寺前一切山光水色及森林状貌。
第二节 建筑结构
涔山悬空寺主体为两层木结构。阁道与第一层殿宇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层面阔8间,合14.87米。其中主殿3间,位居中央,宽7.67米;进深2间,宽5.45米,整个殿宇以高达5.1米的通天木支撑,其余配殿均进深两间。从第一层到第二层,两侧均有木梯可登。上层面阔五间,主殿三间,余皆进深一间。主殿内有阁,装饰着六抹头隔扇6块。
该寺上下两层前部均有廊道,挑檐檩下有随檩枋,下设替木,雀替之下有丁头拱,两架椽。寺之下层为主殿,内塑儒、释、道三教圣相,两侧有描绘三教教义内容的壁画,线条流畅,工法粗犷。上层神龛内画玉皇大帝圣相,庄严肃穆。
宁武涔山悬空寺及栈道
涔山悬空寺的建筑风格,不仅奇在悬空,而且殿回廊转,楼阁高耸,一步一景,精工巧思,结构严谨。
游人到涔山悬空寺倚殿阁而观赏山景时,抚廊栏俯视林间溪流,寺前云霞缭绕,寺空灵鸟飞鸣,加之浩浩林涛的浑然烘托,真有如临仙境,栖身圣地的感觉。难怪,若干古建专家都赞其为“公输天巧”的杰作。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居然创造了如此技艺高超的惊世杰作,任谁都不能不为古代匠师们那绚丽的智慧之光,和博大的胸襟气魄而感叹系之!
第三节 附属景观
在悬空寺主体建筑的东侧,有一座高宽均0.7米的石凿洞孔,钻过这个洞孔,原有一座小庙。此庙毁于早年,但一根悬吊在石崖上的独木,却时而提起人们对那已逝往昔的追忆。这悬木不知经历了多少个风雨年代,却至今风可动而不坠落。它因此而被当地人称作“拨拉柱”。它或许是那小寺的唯一残存,或许是这崖壁上已逝古栈道的象征。总之,它的老迈和坚韧,给人留下的思维空间,是无比广阔的。
在寺主体之西侧,有一个凹入山崖约3米的石洞穴,高约10米,宽约15米。其顶部有石岩托出,山水从山顶顺崖畔泻下,成一帘式瀑布,正好遮掩在洞穴口的开阔面上。人们以此称其为水帘洞,又名仙人洞。
在寺之东西两侧的山崖半壁,有古代所遗留下来的石栈道。栈道向东通往沟之入口,与山外连通;栈道向西可直通入大山密林深处。这栈道如同两翼,使悬空寺更具有振翼欲飞的特色,又好像一条通达天庭的大道,使人不禁生发出循此即可步入九霄圣境的幻觉。
涔山悬空寺索道
近年,县旅游部门在通往山外的栈道中段,新建一座跨度约50米的悬空索道,使断线有年的栈道一线贯通。涔山悬空寺为此更显壮观神奇。
第四节 悬空寺建筑特色浅探
涔山悬空寺与同名寺比较
涔山悬空寺确切建筑年代,已无史料可考,民间传为唐代所遗。由于历代风雨剥蚀,到20世纪80年代,虽主体之木栏梁檩廊道等尚持原貌,但圣相壁画多毁,寺容颓废,残缺不全。
1995年,县文化主管部门在上级文管部门和县有关部门出资捐物支持下,对全寺进行总体翻修,更换旧木,布瓦砌壁,塑佛彩栋,使涔山悬空寺旧貌换新颜。90年代后期,宁武县又对寺之附属建筑,如栈道等进行补修,平石栈,加木栈,疏路径,拓景区,为游客登寺开方便之门。
在我国现有悬空古建筑中,涔山悬空寺比建于北魏晚期的恒山悬空寺,要晚一个多世纪;而比建于元代的云南昆明悬空寺,要早六个世纪左右。建筑历史悠久。
在建筑规模上,恒山悬空寺总体3层,殿宇40余间。昆明悬空寺总体9层,12殿,1石枋。涔山悬空寺为两层,殿宇13间。其主体规模均明显逊于前述两寺。但涔山悬空寺向两翼延伸的东西栈道,总长15公里,且有瀑布掩映的水帘洞一胜,这却是独占鳌头的。因此,统而观之,三寺相较,可谓各有千秋。
在建筑风格上,河北苍岩山的悬空寺主殿建在一座弧形的石桥上,石桥飞跨对峙的两崖之间,势若长虹。涔山悬空寺虽与之不能同日而语,但较之恒山和昆明两悬空寺,三寺均系依崖凿岩为基,插木立杆支撑,悬空出崖的古寺建筑。而且,恒山、昆明、涔山这三座悬空寺,又都具有登楼俯视,有如临深渊之感;驻足谷底仰望,则显出悬崖若虹,凌空欲飞的奇效。这不能不说是异地同工,异寺同曲的横生妙趣吧!
古人为何要建悬空寺?
关于悬空寺的建筑起因,这是一个尚待深究的课题。但传统寺庙建筑的一般起因,是出于人类对佛和神灵的崇拜信仰。建寺既然为了神佛,我们便不难从中找到合理的注解。
原来,依据佛家的观念,相信有“佛不上山”的仪规。佛既然是不上山的,而山下沟谷中又经常有水灾为患,猛兽袭扰;那么,选择山崖中腰,凿岩为穴,立木支护,以成屋基;使之上不违“佛不上山”之规,下可免遭山洪猛兽威胁之险,便成为顺理成章的悬空寺建筑的创意缘由了。
悬空寺为何长期不朽?
涔山悬空寺初建于唐代,距今约有千年之多。在这样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人为的破坏拆毁外,虽经风吹雨打,而那残存的大木梁檩,却仍然不腐不败,其奥秘究竟何在呢?
笔者多年来多次现地考察,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使然:
其一,该寺建于张家崖沟谷纵深地带的山崖上,前后左右均有高山峻崖遮护。一年四季中,寺庙的日照时间大约在3至5小时之间。从而使日光对寺庙的曝晒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其二,该寺顶端和左右两侧,均有悬凸的岩体遮挡。在这个岩崖的凹窝中,寺庙主体不会被上部的山水冲刷,也不受左右前后雨水的泼打,从而使雨水对木质的侵蚀大大减弱了。
其三,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沟谷中的山风同样受到阻挡。这样,狂风和沙石对寺庙主体的袭击也被缓减,从而使寺庙结构的风化时间,也被大跨度地延长了。
其四,由于该寺建在高出地面20余米的半崖,向寺主体东西两端延伸的栈道又狭窄难攀,因而沟谷中的山洪和潮湿对寺庙不能构成威胁,野兽也不能轻易地侵入破坏,从而使该寺受到了天然的有效保护。
第二章 悬空民居
在宁武县涔山乡和马仑乡的一些村落,如小石洞、小石门、辉窑沟、王化沟等村,有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干栏式民居建筑。这种带有浓郁原始风情色彩的民居形式,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地老乡称其为悬空村,村中的房屋称作木架房。在这些悬空村落中,已被评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王化沟村,是比较典型的一例。
第一节 建筑风格
悬空民居在学术上叫作干栏式建筑。它是在地面上栽立木桩,木桩上以木板铺设平面,再在这一平面上建筑的房屋。而悬空村落,则是以此类房屋与一般土木结构的房屋组成的村落;村中的街道,是在斜坡下部以成排的木桩作支撑,木桩顶部以木排铺成路基,上面覆盖树枝土石成为道路。
这种具有浓厚原始色彩的房舍和村落,与我国北方普遍流行的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的房屋都不同,即使与黄河流域古代传统的地穴和半地穴式建筑比较,也截然有别。此类建筑形式一直延续至今,保留了当地特有的原始古朴风貌,使之成为当地又一道颇具民俗特色的独有风景线。
宁武悬空村——王化沟
干栏式悬空房屋下部,一般作畜圈或柴草和粮食储藏室,上部住人。此类房屋一般建在较陡的山坡上,或下湿地段的山沟中。其作用,一可避免水灾,二可避免蛇兽侵袭,三可在斜坡上以木架构成一个人造平面,便于人车通行,利于建筑稳固。
从现地考察可知,此类建筑的形成,主要是山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创造,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发明的又一智慧生存方式。
考其成因,大致有四:一是当地山高,坡陡,少平地;二是水源充足,山洪大;三是工艺不兴,交通不便,缺砖瓦;四是大木巨材信手可拾,取之不竭。
第二节 悬空民居源流浅探
现有考察资料表明,杆栏式的民居建筑,历来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
《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记载,“渝地风俗”:“大凡蜀人风俗一同。今渝之山谷中有狼猱乡,俗构屋高树,谓之阁兰、杆栏。”这就是说,早在宋代以前,杆栏式建筑已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延用。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十中,记述了遵义军的风俗习惯。其中写道:“其所居城池之固,架木为阁,联行为壁。”这是对杆栏式建筑是这一地区住房传统的说明。
在凉山西部和西昌地区的东汉古遗址和墓葬发掘中,也发现在墓葬图案和筒瓦上,有杆栏式建筑的图形。
由此判定,早在汉代,我国云南一带栖居的夜郎、邛都,和后来的滇族人,均居此种房屋。
悬空村的木结构栈道街(王树森摄于2011年)
杆栏,亦作“干栏”。这一名词的由来,据《北史》卷九五记载,僚族“依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可见,干栏一词,系出自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
干栏式悬空民居建筑的设计,构思精巧,具有防潮、防兽害,兼顾人畜栖居和储藏物品的多种功用。它被当地居民从古沿用传袭至今,证明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适应性。
人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栖居繁衍,创造了赖以生息的安居场址。这再一次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斗争中,有着惊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主要流行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为什么会在晋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管涔山地区,以大范围的规模出现呢?本书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作探讨。
第三节 王化沟悬空村素描
王化沟村位于宁武县涔山乡所处的一条山沟底部。海拔2300多米,整个村落坐北向南,依山势构建。
村落背靠一座呈“W”型的山峰,村落中心正好有一条山溪从峰顶顺坡流下,村内房舍向山溪两翼呈带状延伸。这说明,该村最原始的选址考察,是把水源作为首当其冲的第一因素的。
该村坐落于向阳半坡,坡前是一条从沟底大山向山外顺延的山沟,沟中有小溪外流,灌木丛掩映其间。与村落隔沟相望的对面阴坡上,是一片与管涔山林海纵深紧连的大森林。林畔分布着不连续的一片片小块农田,富含黑色腐殖质的土地上,主要的农作物是莜麦、豌豆、胡麻和山药蛋。这表明,该村历来就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业为生产基础。
悬空村民居特色(王树森摄于2011年)
王化沟村像一条弯曲的飘带似的,敷落在村庄所依托的大山中腰。村前“S”形的木质栈道,勾勒出了村庄总体布局的轮廓。村庄总体沿栈道内侧弯曲延伸,房舍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统为木质为主的泥木结构。无论墙壁、屋顶,还是檩柁,均以当地山林采伐的红松木构架,略事加工,原始古朴。只有门窗的窗框饰有木条长方形或菱形的窗格,显示出山里人朴素的审美情趣。
在所有房舍中,大部分为一层三间或五间的平房,上下两层的楼阁式建筑约占三分之一。前文已述,房舍下层多是畜圈和储藏粮草,上层则为人居之室。全村总约二三十户人家,皆为王姓。村内小街纵横交错,路面多以石板或石块铺就。
村民均以农耕为业。由于山陡、路狭、沟深,车辆只能通达村前坡下沟底,村内物品运输的主要凭借,是马、驴、骡的驮载。独具特色的是,该村虽以农耕为主,但却并不养牛。此情是否与某种信仰或崇拜有关,笔者未作深究,不敢妄加述评。但直观的原因,似可理解为山地坡陡,不适于牛的行走。故而,在这个小农业主导的山村中,田间作业的主要牲畜,也是骡和驴。这类牲畜,该村每家都有至少一匹,多者达三至五匹不等。
至于家庭饲养,最多的是羊,其次是猪和鸡。羊系圈养群牧,每圈数十只,每群上百只。每当清晨出牧时,羊只“咩咩”,鞭声脆脆。一溜长蛇似的羊群,浩浩荡荡从村街穿过,漫入村外林畔的坡地上,山林前忽现出一片飘移的白色云团。其时,大山,绿林,清溪;悬村,农舍,炊烟;灌丛,田禾,羊群;这一切罗织成一幅锦缎似的山野风光,美不堪言。用一句美术家的行话来说,简直是“太入画”了!至于摄影家们,恐怕要用“蛮上镜的”,来表达他们的快意了。
封闭偏僻的地理位置,使这座独特的村落长期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山区开发建设,特别是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宁武悬空村很快成为一处举世瞩目的旅游热点,受到国家和省、地、县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2010年7月22日,王化沟村入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17日,王化沟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王化沟村榜上有名。(待续)
文章来源:史志忻州 原创 王树森 转发旨在传播本土历史文化。版权归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谢!